上周公布的两大数据对国内锌市场产生较大压力,锌价上行动力明显不足,锌市呈现走弱态势。 全球过剩格局依然存在,下游消费疲软 整体来看,当前全球锌市场依然维持一个过剩的格局,但是在2009年的后期将渐趋平衡。根据CRU3月报告显示,一到三季度锌市场继续维持过剩,但四季度可能回复到平衡市场状态。虽然未来锌市场的格局有可能发生转变,但在目前仍以过剩为主。 全球锌市场供需格局 从近期的全球各地区消费来看,北美地区的需求有所企稳,亚洲的需求依然疲软,欧洲的消费有望在二季度上升。就亚洲而言,日本镀锌板产量占75%左右,这个比例相比其他国家都要高,然而日本1月份镀锌板的产量年比下降了50%,环比下降29%。因建筑需求的疲软,韩国、中国和日本的镀锌板出口都大幅萎缩。 而国内下游消费没有明显起色,钢材市场依然比较低迷,一季度仅汽车行业有所回暖。有别于铜和铝的情况,锌现货市场供应比较充足,成交清淡,市场上流通的进口锌较多。 收储缓解前期国内供应压力 由于减产效应的存在,国内上游锌精矿和精炼锌的产量都出现下降。2009年1—2月份国内精炼锌产量50万吨,同比下降11.6%;国内锌精矿产量减产幅度更大,1—2月份产量24万吨,同比下降25%,造成国内上游精矿供应一直偏紧,对进口矿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期锌精矿的进口量也同比增长了25%左右。随着冶炼企业开工率的增加,国内矿的供应偏紧问题仍然存在,进口锌矿和国产锌矿的加工费也是越走越低。 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相对较好,加上收储的影响,沪伦比价一路走高,也引发了大量进口锌流入。2月份我国进口锌的数量在7万吨以上,国内产量加上净进口的数量环比出现增长,但是尚未对国内锌价形成较大的压力,主要是收储效用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国家收储启动了两批。除此之外,还有湖南有色集团、陕西等部分地方的收储。国家的实物收储方式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较大,减少了市场上的现货供应。从执行上来看,于3月15日截止的第一批5.9万吨的收储提前半个月完毕,相关消息显示国家第二批收储的10万吨的量在3月底已有5.5万吨入库。简单来算,国内2月份产量加净进口的量在34万吨,环比有较大增幅,但如果排除收储的量,总体供应还算平稳。 产量进口量双双大增,国内供给压力显现 随着价格的上涨,国内冶炼企业开工率上升。根据CBI调研的数据显示,3月份调研企业开工率在73%左右,而2月份的开工率在63%左右。从企业开工消息来看,前期云铜锌业恢复生产,株冶也将产量提高到满负荷的水平。3月份国内精炼锌产量大幅增加至34万吨以上,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30%。因价格上涨和天气转暖,部分矿企复工,国内铜精矿产量也有大幅增长,3月产量21.78万吨,环比增长99%,同比基本持平,在国内产量增加的同时,锌精矿进口量相对减少。 3月份精炼锌进口增至近年来高位,单月进口量达到12.1万吨。产量和进口双双大增凸显国内供应压力。在下游消费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国内3月份精炼锌的供应达到了46万吨以上,达到近两年来的历史高位。粗略计算排除3月份已经收储的5.5万吨的量,国内供应仍在高位,锌价将继续走弱。 小结 锌市场此前一个月基本面相对沉寂,整体跟随铜价以及资金上涨。国家收储缓解了前期的进口压力。然而,随着第二批收储即将结束(4月30日),在下游消费没有明显改善情况下,3月进口量和产量双双大增显现出供给压力,加上在时间上面临消费旺季后期,锌市场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如果没有第三批收储等政策支持,锌市后期将面临进一步调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