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在10月下旬经历一波短暂调整后不断刷新近两年来的高点,其中沪铜1102合约自年内高点65600调整至62380低点后止跌再度攀升。导致铜价牛市的三大因素即供应出现缺口、流动性充裕和实体经济繁荣。而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处于反复和拉锯之中,实体经济基础明显缺失,但因充裕的流动性,铜紧缺的供需面被放大甚至过度扭曲,加上铜矿未来三年紧缺更是为投机性涨势“锦上添花”。 然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誓言抗击热钱和通胀而引发政策紧缩,并由此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增长降温,此外国内下游消费增速趋缓导致铜价涨势基础“不牢固”,铜价随时会遭遇“挤泡沫”式的调整风险。目前流动性泛滥和铜矿2011至2014年间的紧缺担忧使得铜价上行空间犹存,短期铜价需防美元反弹,中期关注政策紧缩带来的调整。 全球性通胀风险急剧升温,铜价上行空间被拓展 美联储6000亿美元定量宽松规模尽管总量上较原先预估的1万亿要少,但是购买资产计划步伐较快,并且表示继续关注经济前景和金融市场发展,在必要时动用政策工具,以支持经济复苏和恢复通胀至目标水准,美元长期贬值之路越发坚实。此外,欧洲和英国央行分别维持1%和0.5%的利率较长时间不变,日本量化宽松政策转变“遥遥无期”,全球通胀的可能性急剧升温,铜价上方空间被拓展。 首先,新兴市场热钱快速流入,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变相放大了新兴经济体对金属的需求。根据EPFR Global的数据,今年以来,包括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内的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已吸引近600亿美元。 其次,大宗商品投机性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流入全球贵金属和大宗商品基金的资金增加约190亿美元。 再次,新兴市场通胀上升将推高整个西方制造业的输入成本,通胀最终传导回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通胀没有体现在西方国家的CPI中,但是它将伴随着成本的上升而到来。美国债券收益率上涨,通货膨胀上升风险急剧升温,最明显的是通胀风潮开始席卷美国各超市和餐厅,最近几个月牛奶、牛肉、咖啡、可可和食糖等基本食品价格猛涨。 政策紧缩及由此引发的经济降温将成为铜价调整的关键 首先,全球经济再度降温的可能性增大,因新兴市场通胀上升使其不断加息,紧缩措施越发严厉,作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新兴市场经济主动降温,从而影响到发达经济体复苏进而影响整个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而资产价格泡沫也会被挤灭,铜价也容易遭遇大幅度的调整。 其次,新兴国家第二轮“量化紧缩”一触即发,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政府通过言语和出台措施以遏制资本流入的副作用。泰国率先于上月宣布对国债及国有企业债券的资本利得及利息收入征收15%的预扣税;而墨西哥、土耳其和马来西亚央行表示在地区资本流入的监控方面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并且在必要时愿意集体行动;印度和印尼均表示将采取各种措施控制资本流入。 对于中国而言,政策回归正常化渐行渐近。央行三季度经济形势报告认为,当前形势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有必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即货币政策应该逐步回归常态,而这种“常态”就是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 全球即将步入精铜供应缺口周期 精铜供应瓶颈成为铜价强势的基础,在2011至2014年期间新项目投资缺乏和矿山矿石品位下降导致铜精矿产量增幅受限。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SCG)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精铜新增产能1.2%左右,而2011年新增产能升至3%。由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矿山产能扩张计划大幅缩减,预计新产能的扩张已经削减或延迟产量达160万吨。此外2009年全球铜矿石品位仅为73%,高品位铜矿品位产量不足50%。不过2011—2014年也有少数国家铜矿产能扩张计划超过7万吨/年,如果这些方案能够成功实施,全球产量将增加430万吨,不过这需要时间。 罢工也成为近期铜价额外的利好,最近智利Collahuasi铜矿工会宣布自5日展开罢工,工会领导者之一的Jacqueline Cerda表示此次罢工将是长期行为。 下游需求增速趋缓 目前铜需求保持平稳,但是四季度增速倾向于放缓。铜杆线企业9月开工率再创年内新低,低于8月份的71%。家电出口强劲稳定下游对铜管的需求,10月份全国铜管企业开工率回升至77.8%,环比回升明显,然而下游铜材加工企业受节能减排和限电的影响,其中江浙、河北和山东地区开工率明显不到60%。9月份铜材产量较去年持平,而环比下滑2.5%至89.6万吨,而未锻造铜和铜材进口9月份环比下滑2.9%。此外,尽管9月份电力电缆环比增长5.2%,但是冬季电力设施施工减少也将导致对电力电缆需求的回落。 总之,全球性通胀风险急剧升温,过度充裕的流动性成为铜价保持强劲的坚实基础,同时未来三年铜矿供应瓶颈为铜价拓展上行空间。然而新兴经济体迫于通胀压力而主动实施紧缩政策并且由此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复苏降温始终是当前悬在铜“泡沫价”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人民币升值导致沪铜与伦铜比价持续位于低位,购买力上升的利好也被接下来的需求增速趋缓和供应充裕抵消,因而铜价在逼近历史高位8940附近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