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品种要闻

紧缩货币抗通胀大宗商品回落蓄势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11-19 10:40:30 来源:中国期货网 作者:崔小龙

金融市场风云莫测,投资者在历经一连串全球性事件的狂轰乱炸后,似乎已经丧失了判别方向的主动权,市场主要矛盾也在悄然间发生着转变。商品市场和股市经历了连续多日的暴跌行情,日内走势的剧烈波动虽表达了多空主力迟疑不定的焦灼情绪,但前期透支的量化利多与各国政府近期持续释放利空因素,市场错综复杂的基本面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来消化。同时面对海外量化宽松与输入性通胀双重压力的持续升级以及国内海量信贷的推波助澜,调控政策频频失灵,中央政府无奈之下,不得不收紧银根,以缓解经济转型期带来的阵痛。

国内货币调控政策势必更进一步

回到盘面,不难发现,商品全线放量下跌,金属、农产品、化工品无一幸免,沪深两市11月12日放量近5400亿元,逼近11月2日创下的历史最大单日成交量,截至本月17日,上证指数下跌近10%,沪铜暴跌至60日线,黄金在恐慌盘的带动下,似乎也停止了牛市征程,伦金跌至1335附近,多空双方在前所未有的激烈博弈之后,市场恐慌情绪骤升,获利盘恐慌出场,市场连连收出大阴。笔者认为,CPI指数的连连攀升,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严重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增长,中央政府对此绝对不会熟视无睹。不可否认,在流动性风卷残云般的扫荡后,加息、加税等传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韩国11月16日加息的带动下,国家货币调控政策势必将更进一步,其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5.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比上月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9.9个百分点,面对高于预期的货币增长率,央行11月10晚宣布,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5%,而此前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5家银行则提高至18%,达历史高点。

笔者认为,除M1与M2增长过快,物价上涨过快亦是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央行的必然之举。纵观当前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农产品、食品、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通胀势头明显升温,CPI继9月创下3.6%的高点后,10月再创新高,达到4.4%,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元,较年初上涨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其次,从股市和地产投资来看,热钱或已大举进犯国内市场,特别是房市。在政府调控政策重拳之下,10月当月地产投资增长仍高达37%;再次,M1与M2增长率再度出现反弹,与政府年初规定的货币增长目标相左,而且剪刀差的继续扩大表明存款倾向“活化”,需求过旺迹象有所抬头,如果货币政策未能及时做出进一步调整,经济领域过热迹象必将重现,为以后经济政策“硬着陆”带来隐患。

第二,公开市场操作。自次债危机以来,数量型货币政策就成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而央票是其中最成功、最有效的调节工具,在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回笼3500亿)后,央票发行规模虽没有明显的变化,市场基本呈现投放、回笼平衡格局,但由于央票一、二级市场收益率倒挂现象依然比较显著,央票利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升,3月期央票利率上涨约4个基点,1年期上涨5个基点,而3年期大幅上扬15个基点,这也从侧面说明市场资金短期内并不充裕,国内投资热情在海外量化宽松的冲击下不断高涨,期待着国际隐性通胀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资产价格重估,然而笔者认为,国内货币政策虽愈来愈趋向收紧,在国家信贷总量(7.5万亿)一定的前提下,11、12两月6200亿的信贷额度远小于前十个月的平均信贷水平,故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将保持稳健态势,即呈现净回笼格局呼应央行收紧的概率较大,目前商品、股市等虚拟资金市场出现大幅下挫也印证了这一预期。

第三,外汇市场管制。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达2.6万亿,9月份单月新增外汇储备高达1050亿元,达到有史以来的新高,同时新增外汇占款暴增至2800多亿,预计10月份的新增外汇储备将继续刷新纪录。笔者坚持前期观点,央行加息试探海外热钱的热情,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似乎也是为了进一步抵制热钱的流入,国家外汇管理局也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进一步打击热钱,如境外个人在境内限购一套自住房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国际热钱的管制,谨防可能由国际投资资金超强预期引发的第二轮经济泡沫。

由此可见,国内货币政策收紧留有一定空间,在经济发展无大碍的背景下,中央势必要确保民生与社会稳定,抑制通胀来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赢得时间。我国面临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向进口替代阶段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货币政策的微小疏漏都有将调控成果付之东流的可能,这都将充分考验政府的智慧,此外,“十二五”规划中将提及的地产、税收、节能减排等老生常谈的举措也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市场经济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给明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此对于目前市场上充斥的五花八门的猜测和臆断,投资者应做出理性、客观评价。

市场透支利多预期

继国内上演亦步亦趋调控赢得非美国家的一片掌声后,海外经济也逐渐释放出利空信号,从美联储到欧盟,从G20峰会再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市场似乎感觉到已经透支了“量化宽松”的政策预期,近期的种种迹象也预示着前一阶段接踵而至的利多预期有戛然而止的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首先,G20峰会首担大任,《首尔宣言》大快人心。12日下午,为期两天的G20峰会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宣言》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点,一是实施“市场决定型汇率制度”,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这表明市场特别关注的汇率之争短期内将告一段落,即汇率折中也令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压力暂时得到缓解;二是协调经济平衡发展,保持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促成多哈回合谈判的进一步统一,在各自差异性经济增速之间建立“指示性方针”以衡量贸易失衡。三是加大金融市场管制,强调宏观审慎管理,打击热钱的“非健康”性流入。

笔者认为,尽管G20与APEC峰会在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仅靠舆论道德的规范性不足以杜绝世界各大经济体的“违规”操作,尤其是面对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与财政赤字的节节攀升,很难保证欧美国家不发生倒戈现象,此外,受到中德等国的强烈谴责,美联储虽然有望放弃第三轮量化刺激政策,付出了巨大的“通缩”代价,但下一阶段变相的“多元化”刺激政策出台的概率较大(要大大减小经济增长的成本)。

其次,欧元命门再度夺人眼球。G20与APEC峰会之后,各国又被拉回现实,世界经济的疲软之势也颇有意犹未尽之意,债务危机在席卷日本、美国之后,仿佛又重新回到了欧洲。爱尔兰等国首当其冲,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6%蹿升至9%,近期大规模救助银行措施致使爱尔兰仅今年一年财政赤字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欧元正面临11年以来的最大危机,业界普遍预计爱尔兰可能成为继希腊之后第二个接受救助的欧元区国家。而G20峰会言辞多是冠冕堂皇,对于汇率缺乏实质性举措,同时欧元的岌岌可危再度推动着美元的高歌猛进,美联储第二轮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的输入性通胀仍然冲击着欧盟各国的预算以及银行业,新一轮的评级风波或将再起波澜。

综上所述,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节奏和路途千差万别,经济政策难以达成统一,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两大阵营的政策对抗将成为市场常态,发达国家内部的矛盾也将日益加剧,在强权政治搭台,市场经济唱戏的背景下,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后危机经济时代,美元的绝地反弹屏蔽了所有相对利好的基本面,“量化宽松”这一受到全球人民憎恨的名词渐渐从褪色,市场的核心驱动变量——美元,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主导着大宗商品走势,笔者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找到了新的政策平衡(美国国债前五大持有者继续增持),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或将同舟共济,共同应对失业、赤字、通胀等经济硬伤,而流动性泛滥触动各国经济政策“常态化”的底线后紧缩的概率较大,大宗商品此轮的大幅回落似乎也在证明这一事实。

与此同时,国内四季度信贷、公开市场的相对收紧将继续抑制“中国因素”蔓延,而大量资金的恐慌式回流美国,也将缓解奥巴马政府的“良性政策”压力,笔者坚持道德层面意识形态上的乐观,世界各国正在进入不和谐的“蜜月期”,海内外市场势必将呈现“共振”,大宗商品短期内演绎恐慌式回落之后,或将振荡蓄势,为后市夯实基础,酝酿更大级别的行情。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许正是一个契机,然而黄金受到恐慌情绪支撑,不排除短期内出现“寂寞上涨”的可能。

责任编辑:章水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