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嚣尘上的国家粮食局与中储粮“恩怨”似乎还没有停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让“恩怨”进一步“发酵”。面对大宗商品上涨的事实,市场呼吁有效政策平抑市场而不是助推“上涨”。 从11月4日在安徽召开“秋粮购销工作座谈会”传出的信息显示,2010年度秋粮丰产丰收已基本定调。会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目前掌握的数据,中国2010年玉米丰产总产量达1.82亿吨。 这一数字高于2008年丰产年中国玉米产量1.66亿吨,而2009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3亿吨。据了解,下一步,发改委将与国家粮食局、各地方粮食局一起加强调控包括玉米在内的秋粮价格。 但事实是,高产量数据并未对玉米期现货价格产生“预期”的影响。在上述会议举行后的几天,11月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主力合约1109轻松突破2400元/吨,上冲至2420元/吨,同日,北方大连港玉米平舱价也达到2070元/吨-2100元/吨。 随后,受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上述玉米期货合约价格有所回落,回落到2300元/吨附近,但截至11月17日,现货价格的表现依然坚挺,大连港玉米平舱价格仍在2080-2100元/吨附近。 甚嚣尘上的国家粮食局与中储粮“恩怨”似乎还没有停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让“恩怨”进一步“发酵”。面对大宗商品上涨的事实,市场呼吁管理层能用有效政策去平抑市场而不是助推“上涨”。 政策组合拳效力待现 有关政策和权威部门观点的发布也进入了密集期。 在上述座谈会之前,10月中旬,有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秋粮收购和当前粮食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便下发到各相关企事业部门。 此后不久,国务院甚至再发一则“急电”,目的是对秋粮购销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 据称,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在粮食购销问题上发出“急电”,目的是在未来市场管理方面,主要是从收购企业的资格、企业库存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约束三个方面“加强管理”。 “对于‘急电’的出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10月份出台的《通知》收效甚微。”一位与会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从上述座谈会上传出的消息显示,目前从中国国家粮食局层面认为,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和个别企业囤积居奇等问题是目前国内包括玉米在内的多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也推动了国内农产品价格进一步攀升。这次座谈会的目的即是在明确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国内秋粮购销市场进行规范。 上述人士预计,两则管理通知体现了国家粮食局对稳定秋粮购销市场的决心,短期内会对国内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具体市场管理层面的措施,即出台的政策是否能够有效作用于市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他还表示,短期内的政策性压力,可能会对相应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阻力,“但这并不能改变市场长期趋势”。 同时,11月4日,国家粮食局发布《关于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其中还明确了“对中储粮直属企业违反国务院有关要求,从事与储备吞吐轮换直接相关业务以外的其他商业经营活动,要加以制止,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及时报告国家有关部门。” 不仅如此,有关部门近日亦对资金炒作农产品的现象屡有表态,坚称将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尤其是针对炒作玉米和棉花。 不过,记者从企业方面了解到,目前“中字头”的几家大型国企以及部分南方饲料生产加工企业接下来在东北采购玉米仍可获得35元/吨的补贴,而2009年同期,相关企业可获得高达70元/吨的补贴。 尽管政策推出的初衷是为了平抑南方销区和北方产区的地区差价,但这一补贴政策还被认为是2009-2010年度变相推高中国国内玉米价格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南方销区企业在有了收购动力下甚至出现了“抢购”。 三问玉米价格推手因素 诚如有关部门预计,单从玉米价格来看,上涨的动因固然与泛滥的流动性和一段时间以来企业的囤积行为不无关联。而不能忽视的还有相关部门的“操作”,这些行为正是价格上涨的催化剂。 首先,像中储粮及其下属企业广受诟病的循环库存、商业化囤积等问题,让有“政策”的企业购买到玉米后可以“坐等价格上涨”。 为此,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对记者表示,这种现象对推高玉米(粮食)价格起到了很强的作用。这种行为本身也扰乱了市场,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和市场规律。只有正常的市场环境下,相关政策的出台才能平抑价格,稳定市场。 其次,从2010年4月开始,国家储备玉米多次的拍卖约合3700万吨的玉米,但并未对价格产生太多的影响,甚至一度出现越拍越涨的局面。市场纷纷怀疑,拍卖成交的玉米是否都及时完成了出库? 一位熟悉国家粮食拍卖政策的人士则道出了个中原因,即国家储备玉米拍卖的下达方和执行方根本分属两个体系。具体来说,玉米拍卖的下达方是国家粮食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受国务院、发改委等部委监管;而执行方,中储粮为企业编制,直属上级部门为国资委,“两个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的机构在调配上有分歧,下达方从国家需要出发,而执行方却代表了一定的企业利益。这就造成了双方在具体问题上态度不统一、执行不彻底的情况,后者为了向前者‘交待’,很难不出现上述循环库存的情况。囤积的直接结果就是,市场供应吃紧,价格进一步上涨。” 再有,且不谈2010年发改委对中字头粮食企业和部分饲料企业的补贴行为,单就2009年来说,在新玉米上市前期,市场供应量通常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每吨补贴70元的政策意义不大。 针对上述三个因素,马文峰认为,供求关系才是价格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价格平抑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大环境,但2009-2010年国内外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也让价格平抑预期更难实现。 “从信息收集和分析角度看,中国目前还缺乏权威的连续跟踪和记录,这对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是一个欠缺。相关部门,诸如发改委、国资委、国家粮食局、农发行也需要进一步统一协调。”马文峰坦言。 截至记者截稿时,国务院终于出手控制物价了。根据11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照收购、无证加工棉花的行为,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等条款赫然在目。 由此看来,对玉米等农作物价格的临时干预措施已经箭在弦上,并且这种控制措施已经超越部委协调层面而上升到国务院层面。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