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国家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严厉打压物价的调控压力下,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幅回调,但政策对市场的利空影响有望逐渐消化,后期良好的基本面将继续为玉米价格提供支撑,玉米有望延续慢牛行情。 丰收格局下,供需形势仍然偏紧 2010年虽然玉米收获推迟10—15天,但生长期玉米雨水充足、长势较好,丰收已经成为定局。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2010年玉米产量为1.69亿吨,同比增加503万吨,增幅为3.1%。 国家粮油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计,2010/2011年度国内玉米进口量为60万吨,维护上月预测水平不变,同比减少40万吨,主要原因是国内玉米供应形势改善;2010/2011年度国内总消费量为16700万吨,同比增加730万吨;2010/2011年度国内玉米结余量为245万吨,上年度为512万吨。 国家粮油中心公布的产量数据一般大于实际数据,根据我们的调研,今年玉米丰收是能确定的,增产的幅度可能在5%以上,但消费刚性增长,玉米增产幅度赶不上消费的增长,而且我国库存紧张,国储存在补库的需求,玉米供需格局仍然偏紧。 天气转冷,农民惜售,收购价格居于高位 进入立冬节气,北方产区天气降温及降雪陆续出现,玉米脱粒容易且销售时节临近,部分地区玉米收购量呈现平稳略增的态势。但农户对玉米的期望价格也已经最高看至1800元/吨,因此,东北多数农户仍将继续持粮观望,销售期预计将推迟到春节后。 截至11月上旬,山东德州饲料企业收购价2000—2030元/吨,较去年上涨超过200元/吨。吉林长春深加工企业进厂价1850—19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约250—300元/吨。 玉米进口量不到5%,对国内影响较小 我国2010年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相对于我国大约1.6亿吨的产量来说,不到5%,而且当前美国进口玉米价格基本维持在2400元以上,高于我国港口2200元附近的价格,因此进口玉米价格对国内玉米价格的价格打压较小。 我国将从阿根廷进口500万吨的玉米,按照船期估算,大部分要到明年才能到港,主要用途是补充国储库存。而且我国如果大量进口玉米,国际玉米价格必然上涨,进口成本对国内玉米价格具有拉升作用。 养殖利润处于高位,玉米饲料需求旺盛 我国生猪养殖处于景气回升周期,10月份猪肉价格继续上涨,月度涨幅2.45%。从4月份开始,猪肉价格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9.4%。猪肉、生猪价格连续上涨后,猪粮比持续稳定在6:1之上,生猪养殖利润回升到高位,目前生猪养殖头均利润达到150元左右。 养殖利润上升促进畜禽存栏量增加,进而推动玉米、豆粕等下游饲料需求。农业部日前发布2010年10月份我国的生猪存栏量为45440万头,月环比下跌0.02%,虽然生猪存栏上涨3个月后首次回落,但基本上与9月份持平,生猪存栏依然保持较高的数量。 2010年11月18日,玉米深加工项目核准暂停,违规企业将关停。目前我国玉米消费需求结构中,玉米加工业大概占26%的份额,可加工产品包括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淀粉糖、氨基酸等品种。 国储存在补库需求,政府若收购将抬高玉米价格 国储库存方面,2009年我国玉米减产,玉米价格不断飙升,政府为打压玉米价格,大幅抛售国储玉米,导致临时储备和中央储备玉米消耗殆尽。目前国储玉米不到500万吨,政府补库需求较大。 当前我国已经公布了油菜籽、小麦、大豆的收购价,玉米收购价格有望同样大幅提高。大豆收购价格提高0.03元至1.9元/斤;油菜籽临时收储价格为每市斤1.95元(三等),比去年每斤提高0.1元;白小麦(三等)0.95元/斤 、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提高到0.93元/斤,比2010年分别提高0.25元/斤 、0.35元/斤。 当前玉米具备季节性上涨规律 通过对玉米历史现货数据的收集,根据每年的价格走势和最近几年历史平均走势,可以得出玉米季节性的走势规律。一般来说,玉米在11月末、12月初有季节性低点,此后上涨趋势一直持续到次年二季度末。 在9、10月份,国内新季玉米上市,市场供应压力加大,现货价格承压回落,饲料消费相对处于淡季,玉米弱势下跌一搬持续到11月末,然后见底回升。3—8月份,玉米上市压力逐渐减弱,下游饲料消费、深加工需求也开始上升,玉米现货价格基本保持上升的走势。美国玉米在9月份上市期间也有回落过程,但之后大起大落,12月初有季节性低点,之后持续到6月都是上升走势。 结论:玉米期价中长期仍保持上升趋势 2010年我国玉米面临的压力因素包括玉米现货丰收、现货收购商有卖出套保需求,宏观面上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也为玉米带来压力,但玉米中长期供需格局仍然偏多,今年玉米虽然丰收,但增加的产量相对我国玉米稳定的需求量增量来说,仍然不多,而且国家储备几乎抛售完毕,国家面临收购补库的需求,玉米中长期价格上涨趋势仍然没有改变,玉米有望延续慢牛式的上涨行情。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