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各国政府应对危机而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快速起效,全球经济步入复苏轨道当中,但在经济复苏的进程中全球运行格局则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市场经济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明显存在着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拥有制造业中心的优势以及大规模投资拉动,在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经济快速复苏,同时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已经开始在经济增长强劲的基础上回收流动性,管理通胀预期。与此同时,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制造业复苏的同时,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通货紧缩的风险始终存在。令经济复终蒙上一层阴影,二次衰退的阴霾始终不散,为降低失业率防止通货紧缩,美国政府非但没有回收流动性,反而实施了QE2的货币扩张政策甚至于开启QE3,使得全球流动性的格局继续维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汇市场上美元的反弹将再度遭遇压力。 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纷纷步入繁荣期令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充满憧憬,而欧美劳动力市场的疲弱乏力为市场泼上了一盆冷水,又增加了对复苏能否持续的担忧。美国劳工部(DOL)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长3.9万人,远低于预期的增长14.0万,11月失业率为9.8%, 11月季调后私营部门就业人口增长5万人,低于增长15.2万的预期,11月季调后政府部门就业人口减少1.1万人,预期增长1.2万;都低于预期。由于目前正值美联储(Fed)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疲软数据令投资者猜测美联储可能在12月14日议息会议上宣布在原有的6000亿美元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购债规模。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FED)在一段已经录制好的新闻采访中指出,不排除进一步购买国债的可能。这段采访是于11月30日录制的,采访中伯南克称,不排除通过量化宽松计划购买超过6000亿美元国债的可能性,他还对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政策QE3进行了辩护。对此,一些机构也认为在经济下行风险存在的情况下重启QE3的可能性在增加。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经济家David Semmens表示。“劳动市场并没有好转,而这却是整体经济复苏的关键。那些认为美联储行动太过仓促的人,现在都得把他们的批评给吞下去。”富国银行(Wells Fargo)外汇策略主管Nick Bennenbroek表示,远逊于预期的非农数据很可能令投资者对美联储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QE3)预期升温。太平洋(601099,股吧)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执行官Mohamed El-Erian表示,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不会完全解决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会放大全球货币市场的紧张情绪,随着国内经济再度错失政策预期,美联储推出更多量化宽松只是时间问题。东京三菱日联银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 Ltd.)表示,美联储决策者们在12月14日政策会议当然会同意继续他们的购买资产计划。事实上,他们可能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规模。”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首席经济学家Bruce Kasman表示,“我们没有看到就业增长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这份报告更加证实了美联储接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摩根士丹利全球财富管理集团(Morgan Stanley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 Group)首席执行官kevin Flanagan表示,“疲弱的非农数据增加了美联储全额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可能性,而若在第二轮量化宽松实施完毕时,美国失业率仍旧位于 9%-10%的高位,美联储可能进一步增加购债规模,例如进一步购买4,000亿美元的国债,从而令第二、第三轮量化宽松的总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十国集团(G10)货币策略主管Steven Englander表示,非农数据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量化宽松更多的讨论。该数据免去了那些认为美联储将不会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投资者寻找证据的任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西半球主管Nicolas Eyzaguirre曾于11月9日表示,由于美国经济迟迟未获复苏,美联储很有可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显然,在经济复苏进程中,西方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紧缩风险难以避免的情况下,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非但不会改变,进一步开启QE3已经在酝酿之中,这样以来全球流动性充裕的格局难以在短期内发生逆转,金属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其调整的幅度相对受到限制,在年底消费淡季结束后,市场仍然有可能重拾升势。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