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时期,受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兑现”以及国内实施紧缩政策预期的打压,沪锌从21000元/吨附近大幅跌落至120日均线附近。随后,在铜、天胶等品种强劲上涨的提振下,其被动反弹到了19000元/吨附近。笔者认为,美元长期走牛的条件日趋成熟,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将承受压力。与此同时,消费淡季的到来也不支撑锌价大幅回升,而且其调整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 美元“否极泰来”,锌价承压 11月初,就在美联储宣布实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的第二天,美元指数便扭转了跌势并重新进入上升通道。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存在长期走牛的潜力。 首先,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难以撼动。在全球货币格局中,能与美元分享世界货币地位的只有欧元、日元两大币种。欧洲国家虽然有强大的流通和支付体系,但欧元区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财政政策各自为政,欧元货币的前景受到质疑。目前,无论是希腊危机还是爱尔兰危机,均在不时的提醒投资者,欧元区的制度存在缺陷。日本经济发达程度很高,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领导地位。但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日元大幅度升值后,日本经济便一蹶不振,同时日本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240%,远远超过希腊债务140%的比例。倘若不是因为每年日本有大量的贸易盈余作支撑,日本债务危机早已被引爆。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欧元和日元均不大可能跟美元竞争世界货币的地位。这意味着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将更加牢固,全球对美元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加大,并会帮助美元保持强势。 其次,美国国债被大量抛售的事实,暗示了美国市场真实利率正在上升,美国经济复苏将超预期。过去一个月时间以来,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基准市场利率均上升逾四分之一,而英国的基准市场利率上升近五分之一。有媒体报道,美国国债正遭遇自雷曼兄弟倒闭以来最大规模的连续抛售。美国国债受到抛售或许跟市场真实利率上升有关。近几个月来,美国信贷数据以及消费数据均出现了明显好转的迹象,美国经济在“延长减税期限”的刺激下强劲复苏。另外,美联储二次量货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通胀的预期,市场避险情绪正在衰退,美国国债的吸引力随之减弱,这同时也使得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变得强烈。美元指数长期走牛的条件日趋成熟,金属价格将受到负面影响。 锌市需求趋弱 锌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价格走势与季节性消费特征有一定的关联性。年底来临之际,电解锌冶炼企业的开工率正在下滑。根据上海有色网对国内41家重点锌冶炼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11月份,国内锌冶炼企业开工率为77.73%,较10月份的82.94%下降了5.21%,这是今年下半年来锌冶炼企业开工率首次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两家大企业——中金岭南停产和陕西汉中减产。11月份,中金岭南旗下的韶关冶炼厂和丹霞冶炼厂停产,陕西汉中响应当地的限电政策而减产。 电解锌冶炼企业开工率下滑跟下游消费力度减弱有关,房地产行业遭遇严历的调控,相关企业的购货热情受到抑制,市场观望情绪比较浓厚。由于农历春节即将到来,预计这种偏淡的情绪仍将延续,锌价难有大的起色。另外,春节过后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届时沪锌有望重新走高。 锌市供应过剩程度略有加深 从全球来看,今年锌市过剩量较去年大幅增加。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全球前10个月供应过剩36万吨,大幅高于去年同期市场过剩12.3万吨的水平。1—10月份,锌矿山产量总计为991.2万吨,较2009年同期增长7.1%。精炼锌产量和消费量亦高于2009年年初录得的低位,其中中国的表观需求量为436.6万吨,占全球需求总量的43%。 从国内来看,今年锌市过剩量较去年略有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份锌产量为46.8万吨,环比减少2.5%。1—11月份,累计产量为48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1.8%。今年国内冶炼企业总产能为633.5万吨,较去年增长14.7%。产能的增长使电解锌产量与去年同期出现了20%以上的增幅,预计今年全年产量将同比增长20%以上。 受产能大幅提升影响,国内外锌库存不断攀升。据了解,伦锌库存比年初累计增加20万吨左右,增长幅度超过40%;沪锌库存比年初累计增加6.7万吨左右,累计增长幅度达43%左右。锌库存的持续上升表明了锌需求的相对不足,供应过剩的程度略有加深。 总体来看,在奥巴马政府一连串的经济刺激计划下,美国经济稳定复苏的迹象更加明显。受此影响,美元指数扭转跌势并重新站上120日均线,长期走牛的基础更加牢固;临近年底,电解锌下游企业需求力度减弱导致冶炼企业开工率下滑,这种低迷的状况在春节前难有实质性改变;锌市供应偏宽松的格局继续存在,需求相对不足难以支撑锌价大幅回升。预计近期沪锌将延续振荡偏弱的格局,春节以后则有望受旺季影响而重新上涨。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