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金融期货金融期权 >> 金融期货专家观点

胡燕燕:年底政策尴尬调控捉襟见肘期指数下跌不易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12-23 10:16:59 来源:中国期货网

来回振荡的股指走势显示出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反复。时至年底,央行年内加息可能进一步降低,而明年保增长政策的持续、信贷资金的松口和国际市场环境都给股市带来走强的理由。

国内股市自11月大幅下跌行情过后,表现为持续的盘整走势。目前市场整体气氛依然偏强,几次日内的跳水行情最终均以触底反弹、长下引线报收了结,并且在图形上还表现出重心上移的较强盘整格局。整体上看,指数的走势还依然维系在“加息”这根弦上。10月19日,当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后,市场先是理解为年底无再次加息可能,认为股市将继续维持强势攀升势头,但临近11月宏观经济指标公布前,市场却又出现大跌,因为强烈的通胀预期大大增强了市场对再次加息的预期。不断上冲的10月及11月CPI和PPI,的确完全在市场的意料之中,但加息的预期却出现反复,进而直接左右了行情的波动。近期,在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突然明白了政策调控的尴尬——再次加息有难度,此时的指数开始表现为欲跌还休。事实上,政策调控的捉襟见肘已然暴露。

1.一般情况下,利率调整的间隔不能过短,正常的经济运行周期对利率政策的反应期为滞后6—8个月。调控的相机抉择,必须充分考虑利率政策的滞后期问题。尤其是在经济状态不稳定的背景下,连续调升利率容易诱发硬着陆,并在之后出现持续的经济低迷期。当然,如果经济能够进入稳定复苏的周期中,连续调升利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大。但当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2.受制于今年7.5万亿的信贷红线,12月整体资金层面明显收缩,但明年信贷水平依然要考虑保增长因素。虽然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呈现持续走高的态势,但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却是,等待2011年的增量信贷投放,然后再伺机介入市场。因为虽然当前资金紧缩明显,但2011年将保持一定规模的信贷增量总是无法避免的状况,毕竟保增长还是政策的主要方向。近期亦有未得到确认的消息称,央行召集主要银行开会,拟建立新的信贷管理体制,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信贷投放速度,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将纳入考量范围。这是否意味着信贷增量在2011年年初会有明显的弹性?

3.央行政策调控上一紧一松,强化了市场对央行在紧缩政策上矛盾的预期。尽管央行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在公开市场业务上,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22日当周连续5周净投放,投放资金总量2800亿元。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冻结的资金预估在3500亿元。一紧一松,政策力度被减弱。

4.美国迟迟没有加息的信号,大大缩窄了中国利率政策的调整空间。11月美国失业率意外进一步走高,从前月的9.6%攀升至9.8%。失业率高企,客观揭示了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稳定。这种情况下,美国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暂时难以动摇。历史上,一般美国利率上调都要在失业率有一个回落的过程后才会出现。此外,11月美国CPI同比增长1.1%,低于10月的1.2%,说明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不大,还没有上升到此前美联储表态的目标通胀区间(1.5,2),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提高通胀的意愿将保持。美国经济的不稳定还体现在虽然当前企业库存不断攀升(复苏初期企业备库增加),但库存攀升并未能得到消费的跟进支持(失业率高企会明显影响消费)。

5.整个社会对于通胀的容忍程度在明显上升。央视本周二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全国价格认证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全年物价涨幅将控制在3.3%左右,并称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而当晚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2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310元、300元,相当于90号汽油全国平均零售价每升上调0.23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6元。

此外,国际通胀环境继续维持,国际资本市场上涨的条件依然具备。欧、美、日、韩等地区股指均表现出良好的上涨趋势,这也给国内股市创造了上涨的环境。

综合而言,年底政策尴尬期,国内股票指数易涨难跌。阶段性加息可能下降,明年保增长政策不变,新年一到资金松口以及国际环境影响等,都成为逢回调买入的理由。

责任编辑:白茉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