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努力。这似乎是对冲基金这个行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最好注脚。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晓洁,这位私募基金的年轻掌舵人身上也散发着这样的品质。 曾晓洁的一位朋友说,他最大的乐趣是看研究报告,生活里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娱乐爱好。在私募行业,曾晓洁的“稳重”风格使他显得少年老成,一位基金研究人员说,曾晓洁这一特点超越他的年龄。 曾晓洁是如今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中较为少见的“保险系”出身。这位从温州的瑞安走出来的年轻基金经理,毕业于北京大学,被保送攻读了金融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人寿(21.77,0.47,2.21%),最早从基金研究做起,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后他进入股票投资领域,成为当时中国人寿最年轻的基金经理。 三十出头的曾晓洁,个子不高。平头,眼镜,笑容随和。带着浙江人的聪慧。一位上海的基金同行说,没想到那般稳健的业绩出自这样一位年轻人之手,在他的眼里,对冲基金的新入者曾晓洁,已经显现出是一个老练的捕猎者。 “秃鹰狩猎,会在高处俯瞰全局,用锐利的眼光寻找猎物,一旦发现有机可乘,就选择合适的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狩猎。这令我联想到投资。”曾晓洁在他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2007年底时,他便判断市场将发生转折,明知是熊市,还是想要闯一闯。2008年初,在中国人寿工作多年的曾晓洁决定创业。 “在保险跟公募基金不一样,完全没有可公开的历史业绩纪录。”曾晓洁明白,这种情况下做私募基金要获得客户最初的认同会很难,“牛市中跑赢大盘并不难得,熊市中能保持业绩才真正考验一个投资者的能力。” 2008年7月,他的第一只产品中融乐晟信托计划成立,但真正的建仓是在11月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前后,到当年底这只产品保持了2.2%的正收益 (扣除业绩提成后),2008年全国400余个同类信托产品中,实现正收益的只有6个。 多年“险资”的投资经历使得曾晓洁习惯于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这与对冲基金的目的吻合。他说,“任何一笔钱拿来,如果没有一定的保护垫我绝对不会盲目的去买股票。” 在谈起今后的投资时,曾晓洁说,今年的经济是低增长潜藏高通胀,做资产配置就是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中进行选择。 2009年2、3季度,他配置的全为地产等投资品。但去年12月份,曾晓洁开始变得谨慎,3200点以上将仓位降至五成。今年他的投资策略调整为:保持低仓位、回避投资品。上半年,曾晓洁的布局都在消费领域,医药、食品饮料及消费电子是他的重仓板块。 曾晓洁常去调研企业并走访一些政府部门,“别人乐观的时候不要乐观,悲观的时候不要悲观,要根据自己的调研做出预判并及时调整。” 2009年7月份,曾晓洁也曾经有过一次错判,买在了下跌前,又在反弹前止损。这次错误让他至今印象极深,之后的一个月他都在重新梳理思路,犯错难免,但必须及时认错并修正。 此后的曾晓洁十分坚决:我的投资绝不激进。严控仓位,操作灵活,快速认错,正是“求稳”的策略。 与许多私募产品相比,中融乐晟信托计划净值的波动率较小,除了2009年7月的那次犯错,一路保持着稳定的小幅增长,最近一年收益率为65.07%。今年5月份该产品净值还创出新高,但综合6月末的大跌,最近两个月其净值小幅下跌约2%。 “我们要做纯正的私募基金。”在他看来,现在国内的私募有公募化的发展趋势:银行发行、个人客户很多,而在国外多数对冲基金的客户主要是机构、家族企业甚至养老金。他认为“规模是业绩的杀手”,并明确,规模超过10亿后便不再主动发行产品。不过如今他需要做的是靠业绩的沉淀来塑造品牌。 在市场风云变幻中,风险控制是投资永恒的话题。“经历过牛市和熊市的轮番洗礼,我愈发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曾晓洁说。 有意思的是,别人眼里的曾晓洁并不是他自己认为的曾晓洁。他说自己是“一个普通基金经理的成长历程”,“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经历”。 午后,一阵雷雨过后明亮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满他在北京光华里写字楼里的办公室。这间不大的办公室没有太多的摆设,只有办公桌上的一只铜牛颇为显眼。 曾晓洁说:“人没有路径是可以预定好的。”他还不想总结,因为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经济观察报:下半年较看好哪些投资机会? 曾:我们对近期的市场仍然不是很看好,市场担心的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增速下行,但是紧缩政策没有调整。下半年我们觉得机会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宏观紧缩的政策转向,从紧缩经济重新转向保增长的方向上来,可能伴随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稍微放松。但是这种放松也不可能达到2009年的效果,所以这种机会只会导致市场反弹;第二,成长性股票估值下移,股价下跌带来的机会。 经济观察报:汇改重启对A股会带来什么影响? 曾:汇改对A股有正面影响,但是不会有明显的刺激。这次汇改和2005年启动的汇改是完全不同的。2005年的时候,经济处于从下向上的周期中,中国国内内需和外需都非常强劲。今年恰好相反。虽然启动汇改,但是我们认为升值幅度和速度都不可和2005年相比。所以,这次汇改对国内资产价格的影响有限。
责任编辑:白茉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