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2010年的大幅上涨之后,有些投资者认为2011年食糖市场将出现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2011年食糖价格还将维持上涨趋势,至少在2011年第一季度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因为2011年食糖市场环境依然较为严峻,全球食糖供需形势扑朔迷离、发展中国家高通胀、经济复苏等都有可能成为推动糖价上涨的筹码。 全球食糖供需紧平衡格局未改变 印度和巴西是全球两大的食糖供应国,虽然2010/2011制糖年印度和巴西产量都将出现增加,但是增产的幅度较为有限。巴西市场方面,12月份巴西糖业协会UNICA官方网站显示,由于天气潮湿,11月份上半个月巴西食糖产量仅有14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54万吨下降4.94%。同时,巴西糖业协会UNICA把2010/2011制糖年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从8月26日预期的5.702亿吨下调至5.60亿吨。此外,2011年能源价格上涨将会导致巴西国内用于生产食糖的甘蔗转而生产生物乙醇,这对食糖产量的威胁也不容忽视。印度市场方面, 12月初,印度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和11月印度食糖产量为177.7万吨,仅比去年同期的172.0万吨增加5.7万吨,增幅仅为3.3%。 总体看,虽然巴西和印度产量增加,但全球食糖的总供给增幅较为有限,主要原因是2010年全球天气异常影响了糖料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受灾比较严重。根据昆商糖网的预测数据,欧盟食糖产量可能由2009/2010年的1863万吨减少至2010/2011年的1480万吨,下降幅度达到22.8%。澳大利亚产量也将从2009/2010制糖年的452万吨减少至358万吨,下降幅度达到21%。俄罗斯由于受到严重干旱天气影响,甜菜糖产量将由最初预期的400万吨下降至270万吨。 在全球食糖供给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全球食糖需求则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以中国为例,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食糖消费量从865万吨增加至1450万吨,增长幅度达到了67.6%,年均增长幅度达到了5.3%。 全球食糖市场在经历连续两年来的食糖短缺之后,工业库存较为薄弱,库存消费比已经降到17%,创出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即使2011年全球食糖供需形势出现好转,短期内业难以改变全球较低的库存消费比,食糖价格也难以出现回落,反而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上涨行情。 生产成本及通胀预期支撑糖价 2010年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均出现大幅上涨。农产品、工业原料、人力成本价格的大幅上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糖的生产成本及农产品替代种植的机会成本。在全球商品整体攀升的背景下,食糖价格也难以出现回落。 2011年中国食糖市场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2010年国内糖料作物长势整体要好于去年。虽然种植初期南方甘蔗产区广西、云南等地遭受了干旱侵扰,但后期雨水、光照较为充足,我们预计广西、云南地区的甘蔗亩产有望提高,2010/2011榨季主产区广西地区的产量将达到780万吨,如果1月份没有大的霜冻,广西产量将会站上800万吨的水平,而全国食糖产量也将达到1300万吨的水平。 尽管2010/2011榨季国内食糖产量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但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国内对食糖的需求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2010年,我国食糖消费量接近1300万吨,其中包括2009榨季食糖产量1080万吨和国储抛售的212万吨,但如果加上我国食糖消费企业从国外进口的食糖数量,预计2010年国内食糖总消费量达到了1450万吨。预计2011年我国对食糖的消费将增长5%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农村及二线城市对含糖食品的强劲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10/2011制糖年,我国食糖产量将出现恢复性增加,但由于国内需求增长强劲,2011年国内食糖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食糖短缺部分只能通过国际进口及国家抛储来解决,而目前这两种途径都显得较为薄弱。一方面,国际糖价持续维持高位,进口成本较高;另一方面,2010年国家共抛售储备糖232万吨,目前国储糖数量远不如2010年年初,预计目前国储糖在120万吨左右。因此,在全球供需紧平衡格局下,我们认为2011年国内食糖价格还将维持上涨趋势,1月份是广西、云南霜冻天气的高发期,再加上1月份春节前备糖即将展开,不排除市场借此大幅拉升糖价,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仍可建立多头头寸。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