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刘明达,个头不高,衣着朴实,走在人群中,不会引人侧目,说起话来声音低沉,笑起来一脸祥和。 他喜欢观察,会注意到身边的朋友喝什么品牌的酒,从生活点滴中发现投资价值。他喜欢思考,常谈到要有“历史观”,并用量化研究来验证观察到的变化。 刘明达,深圳最早从事阳光化私募的先行者之一。刘明达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投资。 他还记得自己买的第一只股票,1996年买入深科技。那时,刘明达27岁,在东莞和深圳从事贸易工作,对k线图一窍不通,当时觉得这个做计算机磁头的企业将应时而起。半年后这只股票为他赚得了200%的收益。 “从经历来说这是一种朦胧的价值投资路径的开始。”刘明达笑眯眯地说。 1997年,刘明达转行进入证券业。经历过创业的艰辛,与朋友合伙开了间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但不久就关闭。随后刘明达开始独立投资的职业生涯,帮助客户管理资产,却遇到两年熊市,公司经营可谓“惨淡”,但这期间,刘明达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研究上。 1999年5.19行情,刘明达终于迎来了收获。2001年他果断退出A股转战香港市场,又躲开了此后长达5年的熊市。2003年后,发现A股很多消费股的价格比香港还便宜,他重回A股。 2003年到,刘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这正是刘明达在A股市场价值投资的正式开始。 现在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不去实地调研公司就不能投资,因为市场不会额外创造价值,靠市场波动赚钱和在澳门赌博没有区别。” 2005年,刘明达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深圳明达资产管理公司,并第一批在国内发行阳光化信托产品,至今管理着投资A股和港股4只私募产品。 刘明达看来,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一个投资者愿意花多少钱去买下这家公司,不能评价现在的价格是否便宜,问题是未来持有多久能够看到合理的回报。 如何确定一个股票价值的安全边际,刘明达反复强调“护城河”理论,即不让对手进入的壁垒有多高,能够带来护城河的包括规模经济、网络效应、知识产权等资源。 笃信价值投资的刘明达认为投资是一件十分挑剔的事情,可以不做,做了一定要负责。 人的认识都有半径,虽然其他股票也在上涨,但刘明达坚持只选择符合自己投资逻辑的股票,“不投资不代表股票不会涨,要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犯不着去冒险。”今年的区域经济、世博会等热点主题投资中,他很明确,99%不会参与。 “这样的路径依赖让人着迷。这也是对投资者的责任。”他说。只购买那些商业模式足够简单和容易复制的公司,2005年刘明达曾经构建了自己的“傻瓜组合”,即持有三年可以安享其成长,当时这个组合中包含茅台、张裕A(89.00,-1.00,-1.11%)和云南白药(57.66,0.01,0.02%)等消费类公司。 刘明达现在迷上了消费品。“消费的变化很惊人,不用历史观和量化分析不容易察觉,不至于构成一个新的价值蓝海,从2003年一些大城市人均GDP3000美金左右,当时消费升级已经开始,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金,将是一个新的消费时代。” 他甚至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2015年左右,A股可能冲上万点。这就写在他办公室的小黑板上。 刘明达说他最欣赏的格言是花旗集团前总裁桑迪的话:“大部分时间我都提心吊胆,但也正是恐惧让我一往无前。” 经济观察报:长期看,您对A股市场的走势是如何判断的? 刘明达:2008年我们就判断股市可能会在一段时间维持相对低位震荡的走势,也许2011年之后底部会抬高,直到2012或2013年走出新的行情,2015年经济结构转型成功后股指可能冲上10000点。 从经济发展的大周期看,经过三十年高速增长,整个经济总量已太大,大到出口这个引擎很难再有高速的增长,2007年经济过热时已经体现了制造业产能过剩。我们认为现在上游大类投资品的安全边际远远不够。 今年创业板能上300家公司,中小盘和创业板的融资可达到3000亿元,能够撬动1万亿上下游产业的资本,累计下来,这些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可以填平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股市也会产生新的机会。 经济观察报:这些新的机会中现在比较看好的有哪些? 刘明达:与内需相关的大消费行业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我们认为,现在A股上最具确定性的持续增长行业是消费医药行业,老龄化和医保的普及是其未来持续成长为蓝海的两大因素。 经济观察报:创业板股票现在是否有泡沫问题,如何看待创业板的投资价值? 刘明达:现在创业板有泡沫化的倾向,许多股票未来破发将会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些公司甚至可能消失,我们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前100家上市的公司上,初期上市的公司很大程度上是精挑细选的。 创业板的未来是不可否认的。将来国内创业板市值超过深圳主板的市值是必然的,个人认为5年内可能实现。 经济观察报: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你的投资会有什么影响? 刘明达: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影响不足挂齿,只是有可能提高市场的效率,但往往也可能会扭曲市场定价,2008年香港市场上汇丰的超跌就是很好的例证。从投资的势、道、术看,股指期货只是“术”即工具,如果安全边际都没有搞清楚,使用复杂的方法反而会伤到自己的脚。可能2-3年才会有一次我们使用的机会,例如整个市场出现系统性泡沫时,通过套保保护资产安全,但是经常使用是很危险的。 责任编辑:白茉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