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品种头条

2011年投资目标:跑赢M2 而不仅仅是CPI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1-13 08:49:30 来源:世元金行

2011年投资者选择商品投资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跑赢M2,而不仅仅是CPI;

2010年国内价格升幅超过M2的商品有棉花、黄金等11个品种,占整个可投资商品的50%;

对具体品种而言,投资者应首先考虑哪些中国货币政策所不能“调控”的、国际化程度较强的资源类商品如黄金、大豆等。

2011年投资目标:跑赢M2

在央行刚刚公布的2010年货币数据当中,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比预定目标多出4500亿元;外汇方面以2.85万亿美元的储备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货币增速超过17%。

无论是商品投资市场还是证券、外汇类投资市场,老百姓所关心的,无非是能不能赚钱,或者能不能跑赢CPI。单就通货膨胀来说,理财压力不是很大,如果按照2010年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可以参与投资的商品当中大部分上涨速度都跑赢了CPI。但跑赢CPI算不算一次成功的投资呢,笔者认为在当今的中国市场,跑赢CPI只是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握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而非坐上了救生圈。投资者的目标应该是M2,而不是CPI。

货币与商品之间是一个互相监督和制衡的关系,货币一旦“放肆”,商品价格就会一飞冲天。所以在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就是货币,目前关于货币流动性问题的研究“琳琅满目”,一些非常直观的数据时刻在警示着市场,整个全球不缺乏货币,缺乏的是货币的“价值”。商品投资与证券、外汇类投资相比,投资者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因为商品价格的运动周期较长一些,收益率的体现需要一个季度,甚至是一年才能看到。在这个快节奏的经济生活时代,很多人不太习惯于商品投资,就是因为节奏太慢、周期太长。殊不知,正是因为商品投资的周期长,节奏慢,才适合这样一个时代,适合这个时代投资观念的回归。投资者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越是周期短、节奏快的金融交易领域,大众投资者越容易失去理性,越容易被周围信息干扰,也越容易动摇自己的选择,更容易亏钱。

商品投资能否跑赢M2

紧缩的货币政策是为了抑制未来的通胀,没有办法改变时下因多发货币而出现的价格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物价总体水平,使其在未来保持平稳或下降趋势,不但要减少货币供应,提高货币“价格”,更需要增加产品的供给,而且目前最根本的解决物价的办法就是增大供应量。这种时候有一个很大的机会摆放在投资者面前,就是那些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供应量的产品,无论货币总体水平如何调整,只要M2总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类商品就有很大的投资机会。

2010年的资本市场告诉我们,外汇市场虽然波动较大,但每一波大的行情基本都是在短期内完成的,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这种机会。作为普通投资者重点参与的另一个市场,国内证券市场在2010年当中似乎惨不忍睹,跑赢CPI都是一种奢望,更不用说跑赢M2(17%)了。但在2010年国内商品市场当中,价格增长速度超过M2的有:棉、棕榈油、胶、螺纹、豆油、糖、菜油、PTA、线材、黄金、铜,占整个可投资商品的50%。跑赢CPI的有:强麦、燃油、玉米、早稻、PVC、硬麦,占整个可投资商品的27%。收益率为负的只有豆、豆粕、铝、塑料、锌,仅占整个可投资商品的22%。国际市场方面,2010年黄金、白银、铂金、钯金、原油、煤炭等的涨幅都超过了20%。

2011年我们投资什么

2011年,中国市场可预计的M2增幅将在15%以上,但由于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开始盯上了通货膨胀,对很多商品价格的压力比较大。所以选择2011年的商品投资品种,首先要考虑哪些商品是中国货币政策所不能“调控”的。这就要求这类商品价格具有“国际性”,或者该商品直接受到国际价格的左右;而且这类商品的供给量短时间内无法提高,预计需求量也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国际化比较强的商品包括黄金、白银、燃油、铜、玉米、豆、豆油、糖等资源类和消费量较大的易耗类商品。由于中国对食用油和植物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的种植基本无法满足这类需求,进口是一种必然,而这类农产品的国际价格由于受到主要生产国控制总体产量及美元走软等的影响,价格很难出现下跌。关于贵金属及原油等资源方面,产量受到严格的限制,虽然目前这类商品的价格基本都在高位运行,避险投资类需求岌岌可危,但随着经济复苏的延续,其实体需求开始复苏,对价格的基础性支撑开始显现。黄金和白银作为在中国投资市场刚刚兴起的国际化投资品种,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责任编辑:章水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