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金属期货

再生铜PK矿产铜 通胀铜牛已日暮西山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1-27 08:39:25 来源:中国期货网

长假来临前,国际投行纷纷在目前高铜价的基础上再次上调2011年国际铜均价预期,主要原因还是矿产铜供应趋紧、中国铜消费增长稳定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等,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投行的观点难免显得过于片面,且列举的理由存在致命的盲点。笔者对2011年铜价的预期显得相对悲观,2009—2010期间商品市场吹起的虚幻泡沫已经面临破灭的风险,而目前通胀铜牛也已经日暮西山。

再生铜PK矿产铜

由于矿石品位下滑、铜矿工人罢工导致的铜矿开工率不足以及矿产新增投资的匮乏使得目前以智利为代表的铜矿主产国供应增速明显下滑,因此给市场带来的铜矿石供应趋紧预期始终是国际投行以及媒体们炒作的宠儿。虽说铜是不可再生资源,地下铜矿也是越挖越少,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铜矿石的逐步开采,地上铜总量却是在不断增加,鉴于铜金属近100%的可循环利用率以及人类需求具有饱和性,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新旧废铜总量已然是天文数字,仅2004年以来,我国精炼铜表观消费总量就达3500万吨,按13亿人均算的话,人均消费总量达27公斤,远超人均实际需求。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内节能减排的逐步深化,国内废旧铜的巨大存量以及再生铜的低能耗将直接刺激再生铜业迈入快速发展期,再生铜的增量供应预期将有望抵消矿产铜供应减速带来的利空。

紧缩预期以及高铜价抑制铜消费

1月20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新高,而目前银监会规定国内银行的存贷比上限是75%,而且诸多银行的存贷比都已经达到或微超警戒线,94%这一数字让我们对银行紧绷的资金链一目了然,而近期已经飙升到8%以上的1月期SHIBOR拆借利率更显示出目前银行不仅仅是无钱可贷这么简单。在缺乏银行资金支持的背景下,国内铜相关企业消费能力下降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后市央行为解决眼下银行的困境而再度加息,下游企业同样将面临高资金成本的压力,其消费能力同样受限。

其次,考虑到铜消费的价格弹性,2009—2010年国内铜超量进口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国家4万亿投资的刺激,也有部分是因为铜均价低于5万元/吨,且沪伦比值有利于进口。如今我国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到来而结束,而且目前铜月均价已经超过7万元/吨,根据笔者了解到的现货企业情况来看,铜价超过7万元/吨后,企业因资金周转率的原因将基本不考虑再建库存,按订单生产将成为常态。在不考虑2010年半年期通胀对国内经济损害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目前低比值情况下,国际投行们预期的节后我国继续大量进口铜的情况将不会出现,除已经签订的长期合同进口外,难有更多冒着亏损风险而进口的,也就是说投行们炒作的中国强劲需求有望成为泡影。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或将意外变脸

对于2010年下半年铜价疯涨的行情,应该很少有人反对说不是由于通胀预期引起的,而全球商品市场的通胀预期也应该很少有人反对说不是由于美联储的QE2引起的,然而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美联储QE2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简单的从图中显示的美国M2年末余额同比增速就可以看出,事实上美国的QE1和QE2并不“宽松”,不足4%、3%的增速让笔者很难联想到“QE”这个词,相反我国201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望再次保持年末M2余额同比增加15%的速度。目前美国的基准利率可谓降无可降,考虑到“QE1和QE2”改善了美国的经济环境、88美元左右油均价带来了微幅通胀预期以及美联储的逆向超前操作习惯,笔者认为,后市美联储“意外”加息将成为可能,而因此导致的全球范围内低息资金套利平仓盘将直接成为商品多头的梦魇。

技术分析以及交易策略

技术上,目前具有定价权的伦铜不管是中期还是长期都已经碰到了价格通道上轨,大概9800美元/吨一线的压力从近期伦铜调整走势看是毋庸置疑的。另外,从波浪理论分析的话,2009年至今的铜价涨势呈明显的三浪结构,假设后市还有第四浪调整以及第五浪上扬的话,那么目前第四浪调整已经开始并至少将持续1个季度,假设后市没有第四、五浪的话,作为三浪结构的反弹浪结束后将面临深幅下跌的“大跌浪”。因此无论如何,铜市目前都将面临深幅调整,操作上宜做空为主,考虑到国内春节假期即将来临,过节空单仓位不宜超20%。

责任编辑:章水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