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金属期货

LME铜有望在春节前后见顶回落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2-01 09:17:25 来源:中国期货网

两年前,我们很难想像铜价会出现如此大的涨幅,但是现实总是让市场震惊。截止到2011年1月19日,LME三个月期铜已经由2008年年底的最低2817.5美元飙升至最高的9781美元,并且市场价格上行的步伐似乎并没有就此停止,因此“铜市场牛市格局将继续演绎”的声音充斥着整个金属市场。鉴于现货市场“卖不动”的尴尬以及对未来美元有望走强的预期,我们认为,铜价继续上冲已经失去意义,春节前后或将见顶。

当今世界经济上演两个世界的故事——兴旺蓬勃的东方与低迷徘徊的西方。在新兴国家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之后,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2010年12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计算为2.2%,两年多来首次突破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各国政府又将应对通胀作为首要目标,美国政府实施三次量化宽松货币的可能性较小。

随着新兴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不断收缩银根,亚洲各国股市近期纷纷进入调整,上周孟加拉国股市四个跌停仅仅是新兴国家股市的一个缩影,它所透露出来的信号是资金开始由新兴国家撤离。资金的动向历来是美元走势的一个风向标,我们认为美元后期将进入上涨周期,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之所以看好美元是因为看好美国人的赚钱能力和购买能力,基于美国在全球政治地位以及经济低位在逐步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新的技术革命尚未出现,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也在逐步丧失,因此美元指数长期肯定是倾向于重心下移的。但是由于美国的霸主地位仍未被取代,欧元、日元、人民币在未来10年都无法与之抗衡,美元贬值过程将会变得缓慢,甚至在贬值过程中存在较大级别的反弹行情。

2.美元指数的长周期(8—10年)考察:从长周期来看,美元1974年以来经历了四轮长周期,分别是1974—1984(强势);1984—1992(弱势);1992—2002(强势);2002至今(弱势),大约每个周期为8—10年。让历史告诉未来,本轮美元偏弱的时间段可能将结束于2011—2013年。

3.从小周期看,美元同样具备上涨的基础。美元走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经济或者全球经济的衰退或危机期,资金避险情绪会大大上升,从而无可选择地流向避险资产,而美元和美国国债是这一情形下的最佳选择,避险动机推动美元走强。第二阶段,衰退或危机出现好转,资金的风险偏好上升,资金重新流向风险资产和高收益资产,从而带来美元高位回落。第三个阶段,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和美国预期通胀率的上升,资金重新回流美元,带来美元重新走强。从历史经验来看,1980年拉美的悲惨增长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共同的成因就在于资金回流美国,所以,资金由新兴国家的撤离将促使美元进入上涨周期。

美元后期的上涨给未来的有色金属价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LME市场基金的动向则是决定有色金属价格走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最近,贵金属黄金、白银领跌基本金属,基金已经出现明显撤离迹象,是否由此引发基本金属市场资金退场值得进一步观察。我们注意到,LME铜市场基金在7500美元一带增仓入场,最高达到32.4万手。1月19日LME铜期权执行日之后持仓量伴随价格的回落而出现下降,截至1月25日为30.7万手,显示资金退场的迹象,表明2010年11月底以来的逼空行情暂时告一段落。另外,2010年第四季度,LME铜市场70%以上的多头头寸被摩根大通所控制,但是路透社最新的消息显示在2010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新的合约上有40%的空头入场,并且是一家机构所为,因此基金是否利用这种交易模式完成出货以及反手抛空成为最大的嫌疑。预计一旦持仓量下降至30万手以下,则确定资金的全面退场,基本面强劲的铜价恐怕也难以抵挡基金的刻意打压。

如果看好未来的铜价,一定是看好未来中国的消费。但是从现货市场的表现来看,70000元/吨以上的铜价已经让下游消费难以跟上步伐。如果说对春节后的消费旺季还有些幻想的话,那么估计旺季不旺的情形又将使铜市场大失所望。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4万亿投资已经完毕,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已成必然,中国对有色金属消费需求的增速也将较去年出现一定的下滑。所以,除了所谓的通货膨胀预期蛊惑投机资金拉高价格之外,实际上2011年的消费市场并未如市场想像的那么乐观。

基于以上对美元后期走势以及LME基金有望退场的判断,LME铜有望在春节前后见顶回落。

责任编辑:章水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