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期货节后依旧保持强势,继续创出历史新高,成为国内商品期货的明星品种。 昨日,橡胶期货主力合约1105依然延续涨势,收盘于42765元/吨,比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550元/吨,盘中最高达到43290元/吨。 节后开盘首日,橡胶期货主力合约1105最高价达到43500元/吨,其收盘价虽然降至42215元/吨,但仍然超过节前最高的41850元/吨。 业内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节前首个交易日早盘开盘价太高,导致当日收出阴线,但市场强势特征依然非常显著。 突发事件刺激天胶易涨难跌 春节期间,橡胶成为大宗商品的领涨品种,日胶、新加坡胶均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涨幅超过5%,国内沪胶年后开盘也创出历史新高。 浙商期货宋超认为,天胶的基本面是利多的。自去年以来,全球供应缺口的格局持续存在,根据天胶橡胶协会组织预测,至今年5月份仍存10万吨左右的缺口,这是天胶期价长期处于高价运行的内在因素。 柬泰两地地缘冲突以及马来西亚等主产区持续不断的气候灾害等假日期间的突发事件刺激了天胶供应紧缺,现货易涨难跌,海外现货(烟片)价格也在中国假日期间强势突破6000美金。 目前天胶主产区开始陆续落叶,全面停割时期到来,泰国原料紧张局面日益加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且欧美日韩轮胎企业持续在按市场价格买入现货。这些因素的集中堆积使得天胶一直成为近期商品当中的明星品种。 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陈伟刚分析师也认为,橡胶本身进入停割期,多头在前期得势的背景下,开盘价方面必然主动发力。此外,长假期间国内北方地区未降雪,导致市场对今年干旱以及病虫害问题的担忧,欧美近期的恶劣天气引发市场对全球今年气候问题的担忧,铜、原油等周边品种对超级整数关的突破,也使国内沪胶期价处于易涨难跌的格局当中。 高位震荡暂未改沪胶上行趋势 年后首个交易日,沪胶大幅高开后回吐部分涨幅,收盘于42215元/吨。 宋超认为,年内央行出台的第一次加息对市场人气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成交量持仓量减少显示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恐高心理,获利盘回吐意愿较强。但高位震荡并没有改变沪胶现有的上行趋势。 从本月开始,东南亚主产区开始陆续落叶,全面停割期到来,在未来的2-3个月内,基本处于产胶淡季,而天胶下游需求依然保持旺盛。 全球汽车1月份继续热销,美国、欧洲、中国、东南亚均有不俗的同比大增表现,天胶的供应缺口在第一季度仍将继续存在,所以沪胶在此背景下料继续回调的空间有限,后期仍将展开对国外的补涨行情走势。 陈伟刚也表示,虽然节后首日早盘开盘价太高导致收阴,但收盘相对于节前仍是明显上涨,市场强势特征仍然显著。上行不言顶,测顶很难,市场只要不下破40000元/吨,那么就不能认为上行趋势结束。 套保企业可适当参与买入套保 在目前的橡胶创出历史新高的行情下,相关的套保企业应该如何操作呢? 宋超认为,下游橡胶消费企业可视自己的订单情况,在期货价格回落至40000元-41000元附近时,适当参与买入套保。 胶供需面依旧偏紧主导期价,中期涨势未变,且技术上在突破前期36000-39000区间震荡后打开新一轮上行空间。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前期低位的多单仍可中线持有,空仓者依旧采取回调至5日线附近买入的操作方式。 陈伟刚告诉记者,这轮胶价上行,国内的轮胎企业普遍有所预计,部分企业在前期已经做了头寸不小的买入保值。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没有在40000元以下入市,最好保持观望,目前多空皆不宜。投资者应等待市场出现滞涨现象、呈现短期横向震荡形态时结合基本面信息,再考虑是否值得做空。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