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专家团资深专家 陈克新 经过连续两年的震荡上行,今年内中国钢材价格一般不会继续强劲上涨,但由于一些新的成本增加因素涌现,支撑力量强大,市场价格亦难以深幅跌落。高位运行,将成为2011年中国钢材价格基本态势。 一、新涨价因素对于商品价格形成强力支撑 2010年,中国钢材价格大幅上涨。据对全国30个主要城市、五大品种的钢材平均价格进行测算,12月末全国钢材价格为4826元,比年初上涨15%。新年伊始,全国钢材价格继续扬升。1月末平均价格为5025元/吨,环比上涨4.1%,同比上涨19.7%。春节过后,价格还在上行,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合约价格已经站上5000元/吨关口,比2010年最低价位上涨3成左右。 虽然春节过后中国钢材价格涨势趋缓,难以再现上年那样高的上涨幅度,但其价格成本支撑力量依然强大,整体价格水平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从影响中国钢材价格的主要因素来看,一些老的因素继续存在,比如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输入性通胀压力、政治动荡等。除此之外,今年还将涌现新的成本增加因素。 首先是连续加息明显增加经济运行成本。新年伊始,国内金融机构首次加息,这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第三次上调利率。预计年内还有可能继续加息。没有疑问,金融机构连续多次提高利息水平,一定会抬高整体社会的资金运行费用,进而增加钢材成本,包括从生产和流通、从矿石、煤炭、焦炭、成品钢材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初步测算,三次加息将使得资金占用成本增加至少增加2个百分点。如果年内继续加息,钢铁整体链条所增加经济运营成本还会更多,并且最终会反映到钢材销售价格上来。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连续加息,对于现阶段的钢材价格而言,其实是“利多”,并非利空。这是因为,连续加息尽管抑制整体经济活动,也会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需求,但又由于全球人口大国相继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两化”时期,目前许多商品,如住房、交通,及其影响下的石油、矿石、金属等都具有旺盛的刚性需求,仅仅少数国家单一加息,对于这些商品的世界范围内的刚性需求抑制作用并不很大,相反,却会增加国内生产和流通成本,导致其价格上涨。金融机构持续加息,还会使得境外“热钱”的流入更加有利可图,加剧流动性过剩,助推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泡沫。 其次是工资成本会有一个显著提高。近些年来,工资在钢铁产业链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商品中包含的工资成本的显著增多,将是支撑中国钢材价格高位运行的最主要方面。初步分析,主要有两股力量推高新一年内的工资成本。一是物价上涨及其继续上涨预期,产生提高工资的普遍要求;二是现阶段“农民工”不再“过剩”,出现了沿海城市与内地企业、采矿业和金属冶炼业与农业{含养殖业}争夺劳动力的局面和趋势,势必推动沿海钢铁企业工资成本的明显增加。 最后是低价进口铁矿石因素不复存。近期以来,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急剧飙升,逼近200美元/吨关口,比较2010年平均进口价位高出很多。不仅如此,2010年中国钢铁企业所使用的铁矿石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2009年超量进口的低价铁矿石。而2010年,尤其是下半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较少,储备不多,这个因素不复存在,面对的是完全高价的进口铁矿石。 所有这些,都会对于今年中国钢材价格形成明显支撑,导致整体价格水平高位运行。 二、已经达到较高高位,多数钢材品种价格涨势趋缓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直到今年1、2月份,全国钢材及其矿石、焦炭等价格又出现新的上涨,多数钢材价格相继达到阶段性高位。比如,有些月份的螺纹钢期货合约已经超过5200元/吨,国内铁矿石到岸价格也越过190美元/吨关口。从这些商品价格的运行周期来看,其价格大幅快涨要告一阶段,今后涨势明显趋缓,像前一、两年那样继续扶摇直上的可能性不大,至少需要一段时期的观察。 在钢材价格涨势趋缓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外围商品依然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比如成品油、食品等,投机资本势必会将其作为主要狙击目标。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一定会对钢铁、矿石等产生连带影响,因此也要予以关注,不可掉以轻心。 与有色金属、天然橡胶、谷物、棉花、油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越过历史高位不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仍在100美元/桶以下价位徘徊,与曾经达到过的147美元/桶历史高点仍有很大差距;铁矿石到岸价格尚未达到200美元/吨,这就意味着今后石油、铁矿石价格有可能出现补涨。如果2011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继续上涨,达到全年均价90美元/桶,甚至更高的平均价位。与此相适应,国内汽、柴油等成品油价格势必相应上涨。比如,北京地区93#汽油就有可能见到9元人民币/升。石油及成品油价格的上涨,还将带动所有能源产品价格的共同上涨。石油等能源价格普涨,动力和物流费用的明显增加,对于钢铁及其上游产业链整体物价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可小觑。 当然,也要警惕上述产品高位回调风险。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