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农产品期货

高价反映市场需求优质小麦产业亟需科学引导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2-15 08:47:48 来源:中国期货网

经历兔年第一个交易日的涨停之后,郑州强麦期货主力1109及以后合约价格纷纷站上了3000元/吨关口之上。昨日强麦期价放量再创新高,主力合约收报3081元/吨。而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北部地区2010年产二等白小麦的出库价格在2080—2100元/吨,当地产优质小麦价格也仅为2450元/吨左右。难道强麦期价与现货市场出现了脱节?

期货日报记者从产业人士方面了解到,当前郑州强麦期价的走高体现了以下事实:首先,我国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正受到小规模经营的限制,同时优质小麦产业链又没有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惠顾”,而市场需求却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内高品质小麦市场的风向标,强麦期价的走高成为必然。其次,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分小麦产区出现了严重旱情,虽然近期河南、河北部分地区出现了雨雪天气,但由于降水量较小,旱情并没有得到根本消除,当前市场非常担忧今年国产优质小麦的产量,强麦期价的走高则反映了这一预期。再次,2007年以前我国年均进口1000万吨高品质小麦,而近几年这一数量大大减少,同时随着原库存进口小麦被消耗殆尽,市场供应趋紧。据了解,去年4月份,2004年进口的美硬春红2号小麦的竞价销售价格不足2000元/吨,但在去年10月份之后的市场销售价已达2850元/吨,品质更高的2004年进口的1号加麦的销售价格当前则在3000元/吨左右。最后,从国际小麦市场来看,去年俄罗斯小麦产区的干旱和今年美国小麦产区的低温天气等,已导致国际小麦价格达到了近30年来的高位,对国内小麦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如果按照当前的国际小麦期价推算,我国进口小麦的成本均在3000元/吨以上。

“因为利润不高,很多原来转产专用粉的小企业现在又生产民用粉了,但不可否认,市场对国产优质小麦的需求量还在快速增长,高品质小麦价格还有上涨空间。”山东中粮鲁德食品公司采购部经理高新兵告诉记者,现在产区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的小麦良种大部分为高产普麦,而高产小麦并不代表优质麦,也不能把强麦价格与普麦混为一谈。他表示,由于管理难度大,加上“高质不高产”的问题依然存在,河北、山东等高品质小麦产区的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如高产的济麦22今年就在河北大面积推广,而高品质的8901、师栾02—1等小麦品种播种面积下降不少。

从当前的高品质小麦周转库存来看,大型制粉企业库存较为充足,中小型企业库存趋紧,南方如广州沿海企业已开始到内地采购国产高品质小麦。从市场可供货源来看,受2008—2010年各产区麦收季节轮番出现的阴雨天气影响,目前国产高品质小麦的库存量并不大,市场里上规模的可靠供应货源不多。高新兵认为,当前强麦期价对国内高品质小麦市场状况的反映还没有完全到位,虽然制粉企业在心理上还不能够接受高企的麦价,但市场趋势将是无法阻挡的。

当前国内高品质小麦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北部等地区,尤其是河北种植区域性更为明显。去年年末,河北省政府印发的《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该省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将达到3200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90%左右,总产达到1250万吨,其中高品质的强筋小麦播种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产量将达到380万吨。

冠通期货小麦市场分析师李连胜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虽然政府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但目前高品质强筋小麦的种植依然缺乏科学、积极的引导。一是优质优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国家实施的小麦最低收购价等优惠政策依然集中于普麦市场,高品质的强筋小麦被边缘化。二是高品质的强筋小麦价格不但没有享受到较高的最低收购价待遇,反而受制于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并未形成独立的价格走势,陷于“半政策半市场化”的尴尬局面。事实上,当前国内普麦及高品质小麦的现货价格均不是市场真实情况的反映,如正在全国范围实施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定向销售政策等,已使得国产二等普麦价格从前期的2200元/吨降至2080—2010元/吨(以河南北部地区市场为例)。三是部分市场人士混淆了高品质的强筋小麦与国家统计口径中的优质小麦的概念。高品质的强筋小麦更侧重于质量,而国家统计口径中的优质小麦则侧重于产量。四是强筋小麦品种鱼龙混杂,缺乏行业标准。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供的数据,2009/2010小麦生产年度,师栾02—1、藁优2018、济南17、烟农5158、郑麦366、西农979、郑麦9023和西农9871等17个小麦品种样品达到了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合约主要品质指标要求,但绝大多数品种尚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种植。虽然郑商所公布强麦仓单注册品种对解决该问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可要想引导整个高品质强筋小麦种植行业快速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章水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