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去年热钱流入355亿美元 官方称并未集中涌入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2-18 09:10:17 来源:新京报网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天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次披露了“热钱”官方估算数据,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两成,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过去10年,“热钱”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储增量的9%。

10年“热钱”2890亿美元

据介绍,此次外管局计算热钱的方法是以剔除汇率等因素所形成的外汇储备增量扣除一些较稳定、合法合规的贸易投资项目。具体而言就是外汇储备增量-进出口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外上市融资=“热钱”流动净额。

外管局称,这一差额基本上反映了波动性可能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但这个差额不都是纯粹套利的、违法违规的或者不可解释的跨境资金流动。其中,包括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交易、企业合法的服务贸易活动、合理的进出口赊账及其他财务运作、个人合法的外汇收支,以及银行部门外汇资产调拨等。

2010年“热钱”流动净额为755亿美元,但由于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由原来的5省市扩大到全国范围,2010年6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范围由之前的香港、澳门和东盟地区扩展至全球,国内从5大试点城市扩大至20个省份。据外管局的数据,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猛增至约400亿美元。

“剔除人民币净支付400亿美元的因素,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外管局称。对比2009年约290亿美元的数额,同比增幅超过了两成。

从外管局估算的2001年至2010年数据来看,10年“热钱”流动净额为2890亿美元,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其中2001年、2002年和2006年“热钱”规模为负,其余均为净流入。2004年768亿美元的“热钱”规模为十年之最。

尚未发现“大鳄”涌入

“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外管局在报告中表态。

从去年开始,外管局进行了打击热钱的专项整治,发现了一批“热钱”违规流入的典型案例和渠道,如加工贸易中通过高报工缴费等方式多收汇、转口贸易企业利用收付汇时间差扩大外汇净流入、空壳公司虚假利用外资、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个人分拆结汇、银行突破短期外债指标融入资金等,已查实的涉案金额73.4亿美元。

外管局称,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大都以境内机构、个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为主,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流入的情况。

“我国在金融稳步开放进程中始终注意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控,国际性"大炒家"以违法违规形式进入中国存在法律风险,同时我国金融产品较少,对擅长杠杆交易、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吸引力有限。”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析

“热钱”主导股市观点无依据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中国近几年的资产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与“热钱”的大量流入关系紧密,但外管局昨天表示,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

外管局表示,除B股和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渠道,我国对于外资进入境内股票市场有严格的限制。外汇查处工作中,有发现企业、个人外汇资金结汇后违规投向股市的情况。但从检查情况来看,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跨境资金持续大量净流入,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境内人民币流动性,从而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但影响我国股市发展的因素较多,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报告指出。例如,2007年10月起,上证综指从6000点的高位一路下滑到2008年9月后的2000点以下,而在此期间我国外汇净流入达到最高峰;再如,2010年国内股市下跌14%,在全球股票市场中的表现倒数第三,但当年人民币升值3%,外汇储备增量创历史次高水平。

对于“热钱”对我国房地产的影响,外管局认为,外资流入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需密切关注,但外管局并没有透露“热钱”流入房地产业的数据。据商务部统计,从2001年至2010年,房地产业的来华直接投资占外资流入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0%以上,2006年以后占比逐步提高,2010年达到23%。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