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黑色系期货

6.2亿吨钢,是喜是忧?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2-25 11:21:19 来源:中国钢铁现货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4日公布,2010年,中国生产粗钢突破6亿吨,达到62665.4万吨,比上年增长5308.7万吨,增长9.26%。至此,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近“半壁江山”,超过了排在我国之后的20个国家的粗钢产量之和。

6.2亿吨钢,是喜是忧?其背后透露出中国钢铁行业什么信息?

总量仍然偏高,产品结构向优化方向发展

2010年前四个月,中国粗钢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5.3%,其中最高的4月份生产粗钢一度达到5540.3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6.74亿吨的水平,生产总量过高,造成国内市场钢材供大于求。

“5月份以后,生产总量有所下降,其中9月份比4月份下降13.09%,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但11、12月份粗钢产量又有所反弹,总体看,全年粗钢产量仍然偏高。”中钢协特约分析师、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说。

他告诉记者,2010年,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汽车用钢、管线钢、硅钢、船板、钢轨等关键钢材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了重大突破,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8类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

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钢轨全部实现了国产化;石油化工产业使用的X80级管线钢基本实现国产化,并成功试制生产出X120级管线钢;宝钢、鞍钢开发生产的高强度汽车用钢板满足了汽车生产的需求,去年全国增产的500多万辆汽车的汽车钢板需求,基本由国内市场提供;国产第五代桥梁钢板已在芜湖长江大桥、京沪南京大胜关铁路桥等60余座大型铁路、公路桥梁上使用……

“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在外部环境良好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下,钢铁行业运行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产品结构明显向优化的方向发展。”罗冰生表示。

破解铁矿石之痛,加大海外矿山投资开发力度

除了高产量外,还有一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1864.47万吨,虽然比上年减少913.47万吨,因此使用的外汇却达到794.27亿美元,比上年多花292.8亿美元,相当于1900多亿元人民币,全部进入钢铁生产成本。

“就在前一周,必和必拓一纸通知,把铁矿石价格由每吨155美元提高到168美元,涨价8.4%。”罗冰生24日说。“三大供应商已经由原来的按年谈判定价,改为按季度,今年甚至要按月定价。这是强势的供应方对需求方强加的变化,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定价方式。”

成本的大幅上涨直接导致中国钢铁行业盈利水平的降低。2010年,纳入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集团)实现利润897.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02%。但另一方面,在钢铁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压力下,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全行业盈利水平下降。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91%,低于全国工业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铁矿石价格上涨推高了中国钢材价格,今年钢铁业很有可能出现高成本、高价格、低效益的状态,这对全行业稳定运行是不利的。”罗冰生说。

为此他呼吁,针对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高度垄断的局面,要继续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大对海外铁矿山的投资、开发、入股,进一步增强海外权益矿的比重。

此外,加强对国内矿山的建设、生产的政策支持和力度,稳定提高国产矿产量,并开展建立国家铁矿石、煤炭等战略资源储备和运销体系研究,继续做好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和进口铁矿石流向的管理工作等。

淘汰落后,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是关键

针对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罗冰生表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及产品调整的步伐。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稳步推进,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696万吨、炼钢产能6914万吨,可分别完成计划淘汰量的117%和126%。

虽然2010年我国钢铁全行业产业集中度有所加强,产量最多的10家企业总计生产粗钢30473.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8.43%,比上年提高了3.61个百分点。但过剩产能仍约有1亿吨,多数中小钢厂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偏低、对进口铁矿石缺乏话语权、行业盈利水平偏低等仍是制约中国钢铁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罗冰生透露,为配合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前提下,将积极推进湛江、防城两个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联合重组,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配套和支持,在提高全行业产业集中度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责任编辑:章水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