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姚广:期货行业未来五年任重道远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3-04 09:57:19 来源:中国期货网

2011年对于中国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金融市场的各个主体都在感受和创造着发展与变革。而在此时此刻,回眸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期货市场也将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五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也变得越发成熟稳健,而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期货市场,也在磨练中经历着巨变,在巨变中快速发展,在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

回首“十一五”,中国经济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资本市场的巨大波动带来的风险在经济的各个层面不断传递。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企业风险管理上的价值,利用套期保值管理企业风险的意识不断地增强;与此同时,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也填补了中国金融期货的空白,丰富了期货品种体系,连通了证券和期货两大市场。其不仅仅为期货市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期货市场进一步服务国民经济提供了更多桥梁。

“十一五”期间中国期货市场深度广度不断延伸,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显现。期货公司全面发展,行业竞争力得以提升。“十一五”期货公司注册资本、净资本规模、保证金、客户数量等大幅提升。法规框架逐步形成,监管体系基本理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监管架构。在经历金融风暴洗礼,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平抑产业链风险、帮助企业对冲经营风险的功能也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

“十二五”将是中国经济真正的转型发展期,正如前几日温家宝总理提出将经济增速放缓到7%背后的深层次含义那样,“十二五”期间的中国经济将要实现由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的蜕变,中国企业面临转型的过程中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十二五”的中国经济发展必然会触及产业结构调整,而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期货行业作为金融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金融体制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制定以及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较色。在此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五年,期货公司作为中国金融领域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也要适时的调整发展思路,努力促进期货市场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在实体经济领域积极发挥期货风险管理作用,利用期货市场帮助企业规避现货经营当中面临的价格风险,为经济发展顺利转型保驾护航。

“十二五”期间,期货市场要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必须提高为中国经济转型服务的能力与层次。这无论是对期货市场本身发展而言,还是对期货公司提高而言都意味着重大的挑战。

就期货市场而言,“十二五”期间期货市场应该走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沿。每年“两会”,都会有代表委员提交尽快出台《期货法》的议案,充分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加快促进期货市场的立法进程必不可少。此外,包括完善期货品种体系,拓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深度和广度;完善监管体系,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促进期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客户;积极创造条件,稳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等近几年“两会”上有关期货的热点问题,也将会是今年“两会”业内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就期货公司而言,“十二五”期间期货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实现自身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才能在进一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实现综合、专业、创新是未来期货公司质变的核心。我们应该去学习国际机构的服务理念,改变期货公司以往的运营思路,按照服务国民经济的大方针战略重新定位自己。未来期货公司的业务主体将以创新业务为发展方向,企业客户、机构客户、基金客户将成为新的主要客户主体。在未来投资咨询、CTA、境外期货代理等创新业务的实质推动下,期货公司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好更深层次的服务。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期货市场有信心完成“质变提升”,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经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将成为衡量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此过程中,中国期货市场的战略定位与功能定位需进一步提升,继续发挥期货市场对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我相信,“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经济转型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包含了中国金融崛起的历史契机,而作为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期货市场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