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以来,货币紧缩政策与房地产调控政策对钢价的利空作用在期市得以迅速体现,沪钢持续下挫,并带动现货价格出现明显回调。与此同时,市场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高企的现货库存和略显疲弱的下游需求,市场气氛趋弱。即使部分主导钢厂力挺钢价,也未能改变市场的弱势。 全年需求旺盛,但短期需求趋弱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央果断出台“新国八条”调控政策。随后,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细则。并且,房产调控政策正在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加上银根紧缩和上海、重庆两地推出房产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性影响逐步显现。目前,大中型城市(特别是已经落实地方调控细则的城市)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渐浓,市场成较清淡,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部分城市下跌幅度甚至达八成。 在遏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同时,保障房建设也正在逐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今年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的任务指标已分解到各省,中央财政资金也将在全国“两会”前后陆续下拨。同时,保障房的建设资金、土地供应、责任落实等各方面的政策已经提前预备。 尽管上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正在过去,但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各个区域性规划的全面启动,不仅带来一大批产业升级投资项目的开工,也将带动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铁路、公路、机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得到大力发展。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建筑钢材需求带来增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利、电网和危房改造、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沼气建设;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增加投入。预计,今年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钢材的刚性需求依然旺盛。 整体来看,1000万套保障房的钢材需求,将能有效弥补商品房市场调控导致的缺口,加之基础实施建设维持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市场对建筑钢材的需求将会保持旺盛。但短期的需求却因商品房市场调控而趋弱。 原材料价格相对坚挺,钢厂存在一定利润空间 铁矿石进口成本上升。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铁矿石价格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钢厂的采购成本。日本主要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石巨头就铁矿石涨价幅度达成初步一致,二季度日本进口铁矿石价格将较今年第一季度上涨约25%,达到170美元/吨(离岸价)的水平,创下历史新高。应该说,这一报价基本符合矿山的定价模式,也与必和必拓最新的月度报价168美元/吨(离岸价)相当。同时,印度政府计划把铁矿石块矿和粉矿的出口税统一提高至20%。此前印度块矿的出口税为15%,粉矿为5%。这将增加铁矿石供应成本。铁矿石进口成本的上升,将会对国内铁矿石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焦煤成本推动焦炭价格上行。国内优质炼焦煤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涨,推高焦炭生产成本。而国外焦煤价格也一路上扬。目前,国际炼焦煤价格已经上升至290美元/吨,比第一季度价格上涨约35%。由于焦炭行业在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很弱,在上游焦煤行业及下游冶金行业的双重挤压下,焦炭行业已经长期处于亏损之中。预计后期,焦炭价格仍将在成本的推动下振荡上行,但上行的节奏应由钢材价格的走势决定。只有钢铁行业盈利改善,焦炭价格才具备更大的上涨空间。 按当前原材料的现货价格计算,钢厂二级螺纹钢的含税成本在4450元/吨左右,三级螺纹钢的含税成本为4550元/吨左右。当前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均高于生产成本,钢厂仍具备一定的盈利空间,这也为钢价的下跌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供应压力渐增 “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已经完成,为钢厂提供宽松的生产环境。在钢厂存在一定利润的情况下,钢厂的开工积极性很高,产量将居高不下。据中钢协最新公布的数据估算, 2月下旬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91.2万吨,环比增5.5%。而2月粗钢日产量达到182.3万吨,较1月的170.3万吨大幅增加12万吨。 现货库存也在持续上升,这与建筑钢材消费的季节性因素有关。北方的低温雨雪天气及春节长假因素使得钢材需求趋弱,现货库存持续增加。据了解,截至3月4日,全国主要城市的螺纹钢和线材库存分别为773.703 万吨和258.444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4.0%和16.4%。预计,随着工地开工,建筑钢材的需求将逐步恢复,现货库存的上升趋势有可能在3月底4月初结束。但由于产量居高不下,库存总量仍将在高位运行。
今年房地产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建筑钢材的需求量旺盛,但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短期内的需求将难有超预期表现。当前钢厂生产环境宽松,加之存在一定利润,钢厂的开工积极性较高,产量将居高不下,在高库存的压制下,短期内建筑钢材价格走势不容乐观,沪钢也将踏上振荡寻底之路。但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相对坚挺,这为钢价带来支撑,沪钢的下跌空间不会太大。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