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黑色系期货

新日铁等钢企停产需求将增 铁矿石价格暴跌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3-14 09:09:35 来源:一财网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受日本地震影响,铁矿石掉期合约价格3月11日出现自由落体,4月份主力合约当天跌了7%。”铁矿石掉期交易经纪商FIS资深铁矿石、运费衍生品经纪人李萌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是2011年以来铁矿石价格比较大的跌幅。”
  
  由于日本钢厂主要布局沿海,受地震影响,多家钢企被迫停产。李萌说:“1995年阪神地震后,钢材价格曾大幅上涨。此次地震影响力远大于阪神地震,预计将导致钢材价格上涨,中国钢材价格目前是全球最低的,可能因此受益。”
  
  钢企停产 需求将增
  
  环球钢讯(SBB)TSI指数中国区经理韩逊昨天告诉本报,日本5家钢厂在东京湾的生产基地都受到了冲击,港口设施也无法正常运作,此外,东京湾里有不少日本小型钢厂的废钢码头存储基地,也会遭受影响。
  
  据公开报道,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位于岩手县釜石市的钢铁厂已停产,目前正在对锅炉设备的损坏状况进行检查。此外,住友金属工业位于茨城县的鹿岛钢铁厂的高炉受损,高炉已在地震后熄火停产。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位于千叶的钢铁厂也发生了火灾。
  
  外媒援引TSI位于伦敦的分析师Tim Hard的话称,位于东京湾的5个炼钢厂都遭到了结构性的破坏,并且短期内无法恢复。
  
  钢铁作为基础设施原材料,将成为灾后重建最重要的物资。“这对于中国钢铁企业应是一个利好。”联合金属分析师胡艳平告诉本报,日本钢厂停产,将减少全球钢材的供应。
  
  日本粗钢产量仅次于中国。受益于对亚洲的稳定出口,2010年日本粗钢产量接近1.1亿吨,同比增25%,为43年来最大增幅。中国去年粗钢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27亿吨。
  
  胡艳平认为,日本灾后重建将导致钢材需求量大增,同时日本钢厂的停产给中国钢材出口增加提供了机会。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产钢国,但2010年中国依然从日本进口了778万吨钢材,同比增长27%,而同一年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钢材数量虽然同比大幅增长92%,但也仅为81万吨。
  
  韩国钢铁企业也是日本钢铁企业在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此次地震对于韩国钢铁企业也是个利好消息。”胡艳平说。
  
  日本钢铁联盟此前预计,2010财年日本的粗钢出口量出现小幅下滑,降至4000万吨的水平。下降的原因是,韩国钢铁企业不断采用新型的生产设备,与日本钢企在产品价格竞争方面日趋白热化,加上日元的持续升值,令日本的粗钢出口面临重重压力。
  
  铁矿石价格暴跌
  
  日本钢铁企业的突然停产,导致铁矿石需求突然锐减。Tim Hard认为,日本受影响的炼钢厂可能停产长达6个月,这意味着海运铁矿石市场可能丧失2220万吨铁矿石需求。
  
  日本钢厂是国际三大矿山企业在亚洲除中国以外最大的客户,主要以长协矿为主。“由于钢厂停产,长协矿暂时也没地方放了。”李萌认为,市场原本就在观望,而此次地震加重了这种观望情绪,目前铁矿石中国港口现货价为170多美元/吨,但4月份主力合约只有140多美元/吨,“现货矿卖不掉,所以只能打压期货市场。”
  
  就在此前不久,日本钢铁企业刚与国际铁矿石巨头达成较大涨幅的铁矿石供货协议。据日本媒体此前报道,4月起日本进口铁矿石价格将较2011年第一季度上涨约25%,创历史新高。此外,炼钢用煤价格约为每吨290美元,较第一季度价格大约涨35%,是历史第二高价位。
  
  事实上,在此次地震之前,全球对铁矿石的需求已出现下降趋势。中国海关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2月中国进口铁矿石4864万吨,去年同期进口4938万吨,同比减少74万吨,同比下降1.50%,进口量锐减。
  
  目前,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已创新高。联合金属铁矿石分析师徐光剑告诉本报,3月4日铁矿石港口库存达到了8000多万吨,相比1月7日增加了799万吨,其中印度矿增加167万吨。以港口铁矿石量居高不下为前提,基于铁矿石价格高涨以及钢材市场悲观预期,进口商明确改变前期投机囤货意愿,转而谨慎、观望适量采购,进口量大幅下降将成必然。韩逊也认为,现在国际矿价正在下跌通道中,日本钢企的停产肯定会影响市场情绪。
责任编辑:章水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