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前,约翰·保尔森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小字辈,他的公司仅管理着10亿美元规模的对冲基金。 如今,约翰·保尔森这个名字已经紧紧地和”赚钱之神”、”对冲基金第一人”等头衔联系在了一起。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成就了约翰·保尔森,在大多数投资人遭遇巨额亏损之时,他不仅躲过了危机,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在人们眼中,保尔森的成功更多来自于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胆识。其实,保尔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善于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 做空次级债声名鹊起 1978年,约翰·保尔森毕业于纽约大学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紧接着他又考入了哈佛商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MBA学位。毕业后,他进入了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咨询集团担任管理咨询师。1984年,他转投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并担任并购部经理;在贝尔斯登任职4年后,他又从投资银行转行做基金管理,加入格鲁斯合伙基金,成为合伙人之一。1994年,保尔森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 虽然如今盛名尽享,但2007年之前的约翰·保尔森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那时的他除了与前任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拥有同一个姓以外,只是无名的基金经理。不过,经过2006年、2007年做空次级债这一役,保尔森在”有钱就是爹”的华尔街不仅咸鱼翻身,而且翻成了”鲨鱼”,”对冲基金第一人”、”赚钱之神”等名号纷至沓来,而与他同姓的亨利·保尔森只能”委屈”地被称为”另一个保尔森”,以示区别。 在投资中,保尔森一直在寻猎的就是亏损有限而盈利无限的赚钱机会。但保尔森做空的初始目标并不是房地产市场,而是汽车市场。2005年,他先开始在汽车供应商等公司债券上建立空头头寸。孰料,即便是这些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其债券价格仍在上涨。保尔森对此很不开心,但他坚信做空的方向一定没有错,于是他对公司的分析员大喊:”哪里有我们可以做空的泡沫?” “房地产。”分析员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彼时,房地产专家们正在反复宣称,房屋价格永远不会在全国范围内下跌,即便下跌,美联储也会通过大幅削减利率来挽救市场。在人人看涨的情形下做空,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与智慧的,而保尔森就拥有这样的信心。他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在分析了大量数据后,保尔森确信,投资者远远低估了抵押信贷市场上所存在的风险。他赌这个市场会崩溃。”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交易,有这么多人看多,而只有极少的人看空。” 但是,从2005年到2006年甚至到2007年上半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房地产借贷方还是很慷慨地借钱给买房者,后者也乐于接受宽松的借贷条件,房价一路攀升,”空头”保尔森自然也不断的亏损。一位好朋友打电话问他是不是准备止损,他却回答:”不!我还要加注。” 保尔森并非盲目乐观。他如此自信是基于大量研究基础之上的。2005年年底,他让团队展开大规模的调研,结果发现,房贷方回收资金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2006年初,美国最大的次贷公司AmeriquestMortgage出资3.25亿美元,调查房地产借贷行业中的不规范贷款行为。这些都更加坚定了保尔森对房地产业中存在泡沫的判断。 “尽管知道市场错了,但仅仅与市场反向也是不行的,这样一定赚不到大钱。”虽然早在2005年就看出了泡沫,但他只是将公司原有基金的一少部分资金拿出来做空次级债券;到2006年7月,约翰·保尔森筹集了1.5亿美元,开始做空次贷指数–ABX。到2006年年底,次贷危机已经初见端倪。保尔森的基金已经扭亏为盈,升值20%。他的信心越来越足,紧接着又建立了第二只同类基金。保尔森对次级债的投资量逐步增加,涉及面也逐步加宽。 终于,2007年开始,保尔森的”好运”到来了。随着年初CDS的大幅增值,他管理的两只基金在华尔街异军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只基金升值590%,第二只基金也升值350%,基金总规模已达到280亿美元。一时间,约翰·保尔森在华尔街名声大震。 贪婪才刚刚开始 今年53岁的约翰·保尔森曾被有些媒体冠以”非典型金融奇才”的称号,原因就是他的成长并没有遵循标准的华尔街金融高手的成长轨迹。一连串的成长历程使他练就了出众的财务分析能力:他的思维并不受制于华尔街的金融体系中的条条框框,他也并不依赖信用等级评级机构的打分,而是喜欢海量收集财务信息自己分析,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这使得他后来的投资策略与传统的金融家有着很大的区别。 大规模的危机终于在2008年爆发,贝尔斯登倒下了,雷曼兄弟死掉了,正在华尔街哀鸿遍野之际,约翰·保尔森却在独步江湖。 正当另一个著名的保尔森–亨利·保尔森为金融危机焦头烂额时,约翰·保尔森正在与乔治·索罗斯共进午餐。这位在金融界呼风唤雨的传奇人物正躬身向约翰·保尔森请教投资心得。 有人说,逐步投入的做法促成保尔森的大获全胜。因为几年前就开始看空房地产业的不止保尔森一个,但最终获得完胜、赚钱赚到手软的却只有保尔森一个人。有些人不能像他那样坚定,开始不久就止损退出了;而有些人在一开始就全力做空,当房地产真正开始下跌时,本金都已经损失殆尽了。”保尔森没有过早地开始熊市操作策略,他对时机的把握很出色。”《华尔街日报》这样评论道。 “只需要注意坏的方面,好的方面会自行增长。”这就是约翰·保尔森的投资信条,而他的贪婪似乎才刚刚开始,”我们只实现了预期收益的25%,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将在接下来的三年逐步显现。” 可以想见,如若基金继续盈利,保尔森的投资声望还将水涨船高。作为一个资深的从事套利和房地产投资的资金管理者,保尔森一直没有偏离自己最擅长的投资领域,他凭借对房地产领域的精准把握不仅在危机前寻找到了机会,更是不放过危机后进一步赚钱的机会。 今年1月,格林斯潘以经济顾问的身份加入了保尔森的公司–他将只为保尔森一家公司预测经济走势并评估公司的资产状况。很多人质疑保尔森雇佣格林斯潘的居心,保尔森辩解道:”在分析国际金融市场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拥有与格林斯潘一样深刻的理解及丰富的经验。我们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必须对未来经济的走向、美国经济的潜力及这场危机的严重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估,而格老在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中,对市场的跌宕起伏有了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根据他对市场的独特判断,我们的资产管理团队可以做出重要的投资决策。” 投资信条–不赔钱 其实,保尔森的投资理念并不神秘–嗅觉、不赔钱、坚持。 一位投资全球市场的私募基金投资人曾表示:”真正追随趋势交易最后成功的人并不多,而只有认清形势,依靠价值判断果断出手才有可能成为危机中的赢家。”无疑,这是对约翰·保尔森投资理念的最好诠释。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保尔森认为大量的并购合同最终是不可能被履行的,于是大量卖空这些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狂跌的2001年和2002年,他的基金都逆市增长。 次级贷一役更能反映出保尔森敏锐的投资嗅觉。危机扩大化的2008年里,他依然赚得精彩。保尔森在2008年初就开始做空金融类股票,而当时的人们却错误地认为此前爆发的次贷危机阴云已然消散。当投资者纷纷冲进抵押贷款等市场时,保尔森完全没有跟风。2008年,保尔森旗下的基金没有一只亏损,最高的回报率达到37%,远远好于同期对冲基金19%的平均亏损,保尔森又一次延续了他的传奇业绩。 谨慎的投资风格使保尔森掌管的基金自成立起只有一年是亏损的,这样的表现在大牛市时很难引人注目,但在市场泡沫破灭的熊市里则是佼佼者。短短两年时间里,保尔森管理的资产规模从80亿美元急速膨胀到360亿美元。 选准投资方向后就是坚持。在做空次级债不断赔钱的日子里,保尔森每天跑步5公里缓解压力。他最喜欢丘吉尔的一句话:”永远不要放弃。永远不要放弃。永远不要放弃。” 保尔森如今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跟不少对冲基金经理人不同,他依旧早早来到在曼哈顿的办公室,依旧西装革履,下午六点左右下班,坐巴士回到东区家中。保尔森尽力保持低调–他不想在别人因为楼市下跌而痛苦的时候庆祝自己的成功。去年10月,他向美国致力于保护业主和家庭财产的负责任放贷研究中心捐赠了1500万美元,为面临房屋拍卖的家庭提供法律援助。 2010年押注黄金和银行 《福布斯》专栏作家罗伯特·伦兹纳3月16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不论是许多投资大师的做法还是从理论上来讲,都支持黄金泡沫理论。然而目前黄金泡沫仍处于早期阶段,在现在买入黄金是绝对理性的。乔治·索罗斯和约翰·保尔森这两位对冲基金大鳄都在大手笔增持黄金头寸。同时,这两位大师均大幅提高了对加拿大矿业公司NovaGoldResources的持股。” 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2009年底,约翰·保尔森在与纽约投资者见面时就曾表示,2010年将新设立一只黄金类基金,致力于黄金开采类企业股票和与黄金相关的产品投资。 在保尔森看来,由于各国政府试图稳定全球经济,纸币供应量大增,这将使得纸币在未来出现贬值,从而有利金价走高。而他设立的新基金将用于投资黄金类股及黄金衍生品,目标是跑赢不断上涨的金价、抵御通货膨胀,他个人将在新基金中投资约2.5亿美元。 目前,保尔森已拥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黄金交易所买卖基金以及远期合约,这些产品用于不同基金中以黄金支持的各类投资品。而保尔森本人更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GoldTrust的最大股东。 此外,保尔森还钟情于美国大型银行。他曾表示看好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称美国银行未来两年中的股票价格将上涨一倍。他表示:”虽然美国银行股价已经从我们买入该行股票时的价位有所回弹,但我们相信其仍旧存在着相当大的上行空间。”并称”到2012年,各大银行将会走出当前的减记周期,并拥有明朗的增长前景。” 保尔森对大型银行的预期普遍高于市场分析师的评估。截至上周三,美国银行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报收16.21美元,21名分析师将美国银行的股票评级定为”买入”,1名分析师定为”卖出”,9名分析师定为”持有”,平均目标价为20.82美元。而保尔森公司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到2011年12月份为止美国银行的股价可能上涨至29.81美元。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