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基金研究

国际对冲基金云聚香港 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3-25 13:07:40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被通货膨胀紧紧咬住的亚洲新兴市场,整个第一季度都处于“失血”的状态。

2010年底以来,唱空新兴市场的声音不断涌现,部分国际资本开始悄然由新兴市场“出逃”。“印度、印尼、韩国、台湾、香港、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第一季度都有不少资金流出”,招商证券(香港)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博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这样表示。

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 Global最新数据,截至3月2日,新兴市场股市基金的当周资金流出额为25亿美元,连续第6周流出,创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最长资金流出周期。

根据EPFR相关数据计算,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210亿美元资金流出新兴市场股市基金,资金规模约达到新兴市场2008年吸金顶峰期时的1/5。

与此同时,国际对冲基金则云聚香港,摩拳擦掌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宽松的监管环境与弱小的亚洲同业竞争对手,让这些国际炒家信心满满,随时准备狙击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经济体。

资金大挪移

这些“失血”的新兴国家有着相同的问题——高通胀、资产泡沫、货币政策紧缩。

例如,越南2月的通胀率达到了12.31%,比去年全年通胀率高出3个百分点,为两年来的新高;印尼1月通胀率达到7.02%,2月尽管有所回落,通胀率仍达到6.84%,远高于该国央行4%~6%的目标区间;印度今年通胀率一直在8.2%以上高位徘徊;巴西与俄罗斯一年以来的通胀率均达到6%以上。

在经济学定义里,6%以上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能称得上是“严重”,10%以上的就是“急剧”的通胀率了。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货币迅速贬值。

在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通胀担忧下,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走势萎靡,一度跌破投资者心理防线。据记者统计,2月印度BSE30指数最大跌幅达到16.3%,巴西BOVESPA指数最大跌幅约为10.99%,菲律宾综合指数跌幅12.26%,而泰国、印度尼西亚、智利、土耳其等国综合指数跌幅均在10%左右。

在跷跷板的另一头,发达市场的主要股市正重振旗鼓。EPFR相关数据表示,今年迄今,投资者已经向美国、欧洲、日本和全球股市基金投入470亿美元,其中单是美国就流入290亿美元。

“资金乾坤大挪移,”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在其博客上这样写道。据他的判断,这些出逃的国际资本统统流去了“增长前景明显改善,通胀压力尚不算明显”的美国等发达市场。

“资金流出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通胀高企面临政策收缩的经济体,是今年全年都会观察到的一个现象,直到其通胀得到控制。” 谢亚轩博士认为。

不过,发达市场火热的势头也许不会持续多久。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投资者对发达市场的风险偏好属于短期避险行为,一旦有诸如欧债危机等方面的风吹草动,发达市场股市接下来可能出现较大的回调。

对冲基金:狙击中国经济?

投资者们出于对亚洲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担忧而转战美国市场之际,国际对冲基金则云聚香港,摩拳擦掌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

情愿将办公室搬来亚洲的国际对冲基金大鳄接踵而至。3月3日,香港证监会公布,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已在2月21日获得香港证监会发放的第1类牌照,获准在香港销售自己和其他公司的基金,并从事经纪业务。这是继去年索罗斯在香港设立办公室后,第二间名声显赫的国际对冲基金公司进驻香港。

管理资金规模达28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德劭集团(D.E. Shaw Group)干脆准备将下一间工作室布局上海。刚刚将高层办公室转移至香港的德劭董事会执行委员Julius Gaudio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德劭)将香港及亚洲其他市场作为未来20年的核心投资领域”。

在国际对冲基金经理们眼里,“通胀无牛市”根本是无稽之谈。对无利不欢的他们而言,资产泡沫和通胀肆虐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是做空的最佳场所。

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分析机构Hedge Fund Research(HFR)最新报告,投资到新兴市场的对冲基金资产去年第四季度上涨近100亿美元,使总规模达到1140亿美元,直逼2007年产业巅峰。

“对冲基金正处于荷枪实弹状态,他们眼下目标仍是新兴市场,” 新兴经济体经济与政策研究机构伦敦信源公司(Trusted Sources)宏观经济分析师Martinde Bonte在回复记者的采访邮件中写道。

据香港证监会3月11日发布的《证监会持牌基金经理/顾问的对冲基金活动调查报告》内容,截至2010年9月30日,证监会持牌对冲基金经理在香港管理的对冲基金总数达538只,相当于2004年近五倍水平。

对于亚洲市场高企不下的通胀,对冲基金的玩家们自有后手——增加对通胀保值基金产品的投资。英国著名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英仕曼投资(Man Group)执行董事李之秀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的电话采访中表示,该公司旗下的王牌基金Man AHL管理期货基金2010年以来加码于金、银等贵金属的投资,2010年全年回报率达到11.6%,远远高于同期全球股市0.9%、全球债券5.3%的回报率。

2010年的黄金高涨行情,成就了Man AHL这只专业的主题投资基金。2010年全球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对冲基金中,有8只基金都属于类似产品。

而更有一些保持优秀投资记录的对冲基金抛出了做空中国的言论。美国“空头大师”詹姆斯•查诺斯(James Chanos)不久前高调发布言论表示,已募集了高达2000万美元的离岸基金,对赌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退,而求其利

让对冲基金经理们乐于扎根亚洲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能够赚钱。

事实上,亚洲已击败美国、欧洲等地区,成为能提供给对冲基金经理们美味奶酪的唯一场所。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痛定思痛,在金融稳定与金融发展之间选择了前者,曾经辉煌的对冲基金们再也不能享受叱咤金融市场的自由。

欧美市场曾是对冲基金遍地开花的美好庄园,然而金融危机后,对冲基金蓬勃生长的宽容环境已渐渐消失。2010年10月,欧盟正式要求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必须在欧洲登记,并需向金融监理机关呈报营运策略和交易数据;除此之外,欧洲还将对对冲基金经理人加强监管,对目前基金经理人向交易银行索取退佣红利加以规范,以限制频繁的短线交易。

在美国《多德-法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的修订颁布后,对冲基金的春天更加短暂。该法案最新规定,拥有超过15名美国客户及投资人、管理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的海外对冲基金,必须在2011年7月21日前向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注册,并提供对冲基金资产规模及交易记录变化等资料。

“这个时候,香港、新加坡等开放的新兴市场就是对冲基金的救命天堂,”有要求匿名的机构人士对记者解释,一方面,香港是开放的自由经济体制,对资金自由流进流出没有限制,给予对冲基金短期资金逐利行为极大方便;另一方面,由于香港靠近内地,方便对冲基金借道香港购买和内地相关资产,甚至利用香港同时拥有人民币、美元储备两种资产来对赌人民币未来升值加息。

国际对冲基金经理们还有一个自信能赚得满盆满钵的重要原因——他们没有太多强大的本地竞争者。相对国际对冲基金动辄上百亿美元的庞大资金规模,亚洲对冲基金规模通常只在数十亿美元以下,来自中国内地的对冲基金资金规模更是仅在5到10亿美元之间,而在残酷的对冲基金业,资本雄厚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客户、更强的吸金能力。

香港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全港300多家对冲基金经理手中,排名前50家的对冲基金经理掌管了78%的资产;而至2010年9月,对冲基金管理在港资产总值为632亿美元。

打入内地的渠道

国际对冲基金对赌的不只是香港,他们更看中作为跳板的香港背后,泡沫已然泛滥的巨大经济体——中国。

在不断失血的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是个令投资者侧目的例外。2010年第四季至今,中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资本外流现象。美国研究机构EPFR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3月9日的一周时间里,在除日本外的亚洲新兴市场,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成为投资人最偏爱的市场,过去一周净流入2.56亿美元资金。

“中国目前仍是资本流入国,仍能观察到持续的资本流入。这说明,中国市场还有对冲基金进入的空间,”广东社科院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对记者解释。

黎友焕认为,由于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市场被禁止,国际对冲基金对中国市场的主要投资路径是从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对中国内地、亚洲依赖度较高的公司和大宗商品中寻找机会。

不少国际对冲基金正在从事这样的交易。目前香港及其他海外市场上,能源类的大型跨国企业最大的客户都是中国,一些对冲基金在把握了这种投资思路后,利用做空澳元来实现对这类投资的做空。

诸如詹姆斯•查诺斯这类看空中国经济的基金大鳄们,更是利用港股与A股的联动来做空中国房地产个股和相关板块。记者采访中获悉,目前一些香港对冲基金还在与内地投资公司组建合资公司,通过地下钱庄渠道进入内地期指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的资本账户并未完全开放,国际对冲基金能够使用的做空渠道非常少,加上近年来外汇储备达到世界第一,中国对资本进出规模的承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市场仍然能够观察到资金的流入远大于流出,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市场仍足以消化掉对冲基金所能驱使的庞大热钱规模,”这位人士这样表示。

但中国金融监管层没有理由放松警惕。“产能过剩、资产泡沫、通胀、流动性紧缩”等负面因素,令中国仍然面临被国际对冲基金狙击的潜在威胁。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