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 铅回顾 国际铅市“五部曲” 2011年3月24日,铅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为了更好地把握铅价格运行规律,我们有必要回顾近年来国际铅价跌宕起伏的行情。从2006年开始,国际铅市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6月—2007年10月,跨年度牛市 2006年之前,LME铅价几乎一直处于1000美元/吨之下。2006年6月底美联储公布联邦基金利率再提高0.25个百分点,从5%提高到5.25%,全球低利率时代结束,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资产得到青睐。铅价企稳反弹,迎来一轮牛市。同年9月,中国宣布取消铅13%的出口退税,助推LME铅价一路上扬。至2006年年末,LME铅价最高涨至1785美元/吨,较年初的1050美元/吨上涨70%。 进入2007年,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继续推动全球铅消费,上半年LME铅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当中国宣布自6月1日起对中国精铅出口征收10%的关税后,国际铅供应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10月10日,LME铅价达到历史最高位3895美元/吨。 第二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受挫金融危机 早在2007年7月10日,穆迪和标准普尔两大评级机构对次级抵押债券大规模降级已反映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进入10月份投资人对潜在金融风险的忧虑陡然升温,基金在铅市场做空,铅价迅速下跌,至2007年年底,铅价触及2373美元/吨的低位,短短两个月时间跌幅达到39%。 次贷危机的影响持续扩大,金融危机已宣告来临,铅市场基本面不再是主导因素,即使LME铅库存从第三季度的10万余吨下降至第四季度的4万吨左右,铅价下行的趋势依然无法阻挡。连破1000美元/吨和900美元/吨的整数关口后,铅价在2008年12月23日触及最低点850.5美元/吨。而2008年全年铅价跌幅接近76%。 第三阶段:2009年,流动性托价 2009年,各国政府积极救市,大量货币流入市场中,流动性过剩凸显,商品市场保值功能迅速升温。与此同时,经济逐步好转,商品需求开始回暖,供求的变化刺激了商品自身的价值回归。3月18日,美联储发表声明,将在未来六个月购买总额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由此也正式宣告美国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代。在此背景下,铅价从850.5美元/吨持续上扬,全年最高价突破2500美元/吨。 第四阶段:2010年上半年,铅价再遭打压 2010年上半年,欧洲债务危机一直笼罩着市场,希腊的债务问题引发了第三轮全球债务危机担忧。市场担忧希腊主权债危机爆发并蔓延至欧元区其他国家,导致欧盟经济遭到重创。在此背景下,LME铅价在上半年展开回调,自1月份的年内最高价2692美元/吨下探至2月初的1919.75美元,随后在2000—2400美元/吨区间振荡,但最终未能冲出2400美元/吨的压制,导致第二轮深幅调整,6月11日,铅价触及1535美元/吨的低点。 第五阶段:2010年下半年至今,通胀提振铅价 2010年,中国的通胀压力逐步上升。中国通胀压力的持续增加是推动下半年铅价反弹的动力之一。除此之外,美国启动了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充裕的流动性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并为铅市场提供上行动能。在此背景下,LME铅价自1535美元/吨反弹,至2010年11月,铅价最高到达2505美元/吨,反弹幅度达63%。 近期,受美国公布CPI有抬头迹象影响,市场对通胀的忧虑再起,美元指数大幅下挫,进面支撑金属上涨。3月18日,伦铅电子盘创下2008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值2739.8美元/吨。在美元指数持续疲软的同时,以美元计价的金属有进一步企稳反弹的可能。 行情分析 中国因素主导铅价易涨难跌 一、全球铅精矿紧张 虽然我国铅储量位居全球第二位,但由于需求逐年增加,加之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减少铅的生产,使得国内铅精矿需求大增,国内铅精矿开采量已经不能满足铅冶炼的需求,因此,我国铅冶炼厂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铅精矿。虽然我国进口铅精矿的增速有所减缓,但总量仍然增加,依赖度维持在45%左右。 按2010年产量计算,全球铅资源可以保证开采19.5年,但是中国作为铅精矿和精炼铅的主要生产国,已经处于严重过度开采状态。若除去中国需求,全球储采比将从19.5升至28.5,这也就是说,中国因素使得全球资源紧张程度增加了50%。 全球铅精矿供应紧张也可以从另个指标上得到佐证——加工费。目前铅精矿的加工费为95美元/吨,处于低位,这导致国内需要大量进口铅精矿的冶炼厂难以实现盈利,冶炼厂点价进口铅精矿窗口未打开,将使得国内铅精矿价格继续保持高位或继续创新高。 二、铅供求基本平衡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精炼铅市场供应过剩4.8万吨,2009年为供应过剩5.7万吨。2010年全球精炼铅总产量为940.1万吨,而消费量为935.3万吨。最新月度报告显示,2011年1月全球铅市场供应过剩1300吨。 从国际机构公布的数据看,不管是2010年过剩4.8万吨,还是2011年1月份过剩0.13万吨,相对于940万吨的产量来说都是很少的,因此,全球铅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三、铅消费主要看中国 由于发达国家已完成城镇化和工业化,对铅的需求比较稳定,因此消费增量主要来源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需求占全球铅需求的45%。 从铅的下游需求来看,铅的80%是应用于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对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几年,铅酸蓄电池的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蓄电池比以前更可靠、更便宜而且不需要维护,这带动了铅的需求。从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来看,近两年来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尤其2010年汽车产量的大幅增加,对铅酸蓄电池的产量大幅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铅的终端需求来看,铅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动自行车、UPS和摩托车等.中国汽车产量从1998年的不足200万辆增长到2010的1800万辆,短短十二年之间,翻了将近9倍,保有量也随之大增至9000万辆。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从2003年的不足500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3000万辆。此外,未来4G网络建设还会再一次放大铅的消费(UPS)。虽然近几年摩托车销量和产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看,铅的需求未来几年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四、全球经济出现不和谐因素 泛滥的货币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但也给全球各国带来了通胀威胁,其中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2010年就开始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欧元区的通胀也超过2%的警戒线,美联储部分官员也表示通胀压力的存在,但通胀对于各国影响显然是不一样的。 面对通胀,美国也许可以悠然享受通胀带来的稀释国债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通缩,但对正在经受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而言,通胀导致其政策陷入两难困境。为了控制通胀,虽然中国政府实施了严厉的调控政策,但目前仍维持在负利率且政府对通胀容忍度提高,我们判断中国物价短期难以下降。尽管日本地震和中东局势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但不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 总的来说,过去的高增长低通胀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接下来全球将面对高通胀低增长的事实,除非再次出现一次“技术革命”或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否则,国际大宗商品中期依然上涨。而就沪铅而言,欧美国家并无动力扩大其精炼铅的产能,需求已趋于稳定,占全球供需高达40%的中国将是影响铅价的主要因素。由于上游铅精矿供应受限,下游中国汽车、电动自行车消费量和保有量增长稳定及未来4G网络建设持续等使得铅需求增加,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铅价将易涨难跌,建议投资者逢低分批买进。 品种分析 铅的双重属性 上周四,备受瞩目的铅期货顺利上市,从开盘两天的走势来看,价格颇为平稳。但是放眼全球市场,铅一直都是一个波动剧烈的品种。纵观LME市场近10年的走势,铅的最高、最低价格相差7.6倍,而此时间段铜价、锌价仅仅相差4.6倍和3倍。从国内市场来看,与铅同为伴生产物的锌期货波动更是剧烈,最近一个月波动幅度达到20%。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是,当铅期货平稳上市后,其波动或将成为有色金属品种最为剧烈的一个品种,那么如何对其进行分析和把握就成为我们必须攻克的“难题”。因此把握铅期货的“双性”仍是未来分析铅价格的主线。 何谓“双性”?对商品来说其最基本的属性就是供需基本面,也就是商品属性。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品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金融属性。从短期价格来看,金融属性更是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对于铅的分析我们需要重点把握的就是其金融属性。对于金融属性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对于美元的研究。当前有色金属的计价单位就是美元,美元的强弱往往将左右金属价格的走势。而且,美元的强弱往往是欧美经济复苏情况的“晴雨表”,而有色金属的消费与经济的优差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对美元的研究成为了宏观研究的第一块内容。其二就是对于利率和拆借利率的研究。根据以往经验,伦敦拆借利率对于未来半年内的市场流动性都有指导意义,而利率更是直接决定了当下对于货币的政策倾向。对于当前神经十分脆弱的市场来说,未来货币政策的倾向将对短期期货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三就是欧美的经济数据。对于欧美经济数据的研究比较宽泛,重点还是需关注失业率、国债收益率、GDP等数据,对于把握宏观现状有很大的帮助。从LME市场经验我们知道铅价除了波动巨大外,更是一个对宏观面反应迅速的品种,因此对于短期铅价来说,宏观研究是最需要把握的一个方面。 对于铅的商品属性研究来说,投资者可以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于铅下游供需格局的研究。如果进行数据细化,重点可关注库存、期现价差等数据。从当前LME铅进行分析,当前价格呈现强势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LME铅长期处于现货升水格局,这在LME基本金属中是十分罕见的,现货市场的消费十分良好。第二,对于铅成本的把握。任何商品在下跌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强支撑区,那即是成本支撑(金融危机时除外)。对于铅价来说,成本的计算主要分为加工费、精矿的价格和一些杂费。由此我们可知,对于这些价格的适当关注对于把握铅价的相对底部是很有帮助的。第三,对于政策和替代的研究。无论是废铜对于精铜的替代、还是去年对于稀土出口的限制,政策对于价格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大。对于铅来说,再生铅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从当前国内市场来分析,再生铅的比例仅为33%,但是由于铅矿的不可再生性,再生铅势必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再生铅的成本较之原生铅有38%的下降。综上所述,对于再生铅的研究也将成为未来铅价研究的一个重点。 最后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铅的“季节性行情”。由于铅的消费旺季在秋季,因此在过去十年中,除去金融危机的2008年,在8月到10月这一时间段中铅价都呈现了明显的上涨行情,因此“季节性行情”成为铅的一个特有属性。 虽然铅是一个波动剧烈的品种,但如果投资者可以把握其特有的双重属性,将它们很好的融合、研究,在铅期货的投资操作上,就能得心应手。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