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稳定全球米价需要政策协调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4-25 10:03:46 来源:中国饲料粮油信息网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现任世行独立评估局总干事维诺德·托马斯最近指出,气候变化、经济危机以及粮食问题是可能造成全球可持续发展之路“脱轨”的三大挑战,而第三大挑战与食品价格上升及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目前,全球粮价上升的势头仍十分强劲,作为主要粮食之一的大米的价格虽相对比较稳定,但也面临着上涨压力。全球大米生产和出口的前景如同前两大挑战的前景一样扑朔迷离,不利因素远未退去。

大米主产国预计产量增加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最新数据表明,去年年中以来,国际大米价格只上涨了17%,而其他农作物的涨幅则在50%和150%之间。而目前国际上小麦价格已处于200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2008年4月,国际市场上米价一度涨至每吨1015美元,目前则是530美元左右。此间专家分析认为,全球粮价之所以没有再现 2008年的危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米价格涨幅不大,供应量亦有所上升。

泰国去年出口大米900多万吨,名列全球第一,越南去年出口 670万吨,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美国大约为550万吨。泰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表明,泰国今年一季度大米出口同期增长了40%,达到305万吨。如果保持该速度,全年出口有望突破950万吨。据《越南经济时报》报道,越南今年一季度出口大米184.9万吨,同比增加42.23%。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已将今年大米出口目标上调25%,计划达到创纪录的710万至740万吨。据估计,如果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柬埔寨、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国大米产量今年都会有所增加。

此前分析认为,导致米价在2008年出现飙升,其主要原因一是主要出口国突然改变出口政策,二是主要进口国为保证国内供应而不惜代价增加进口。目前,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但是,水稻生产的较好势头并不一定能促使米价走稳,米价上升的压力仍在不断加重。越南碎米出口价格上一周内就上升了2.3%,其国内大米价格也从去年同期的每吨100万越南盾(约合47.6美元),涨到了现在的540万至600万越南盾(约合257至285美元)。其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上升和对国内市场供应的减少。

提高单产量减少财政负担

为保障本国农民利益,印度、孟加拉国、泰国和越南等国都实行了固定收购价及提供化肥、杀虫剂和稻种等补贴方式。然而,随着补贴额的不断增长,各国财政压力在不断加大。泰国《曼谷邮报》23日分析认为,泰国的米价补贴机制正在失效。目前,泰国主要对大米、玉米和木薯三种农作物实施补贴,但补贴从559.2亿泰铢(1美元约合30泰铢)达到了657.9亿泰铢。估计几年后补贴有可能达到1000亿泰铢,长此下去政府将无力承担。

全球粮食市场上目前交易的稻米约为3000万吨,泰国大米占了1/3。泰国大米供应量一旦减少,可能会刺激米价和其他粮食价格上升。泰国碾米协会估计,该国大米出口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减少200万吨。而且即使总量不下降,质量提升,同样也有可能拉动价格上升。

泰国政府正考虑采取提高单产量和质量的措施,以期减少财政负担。清迈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他那猜告诉本报记者,泰国一些农村已经开始实施两季稻计划,遇到干旱时,甚至就种一季稻。清迈大米研究中心农业科学家萨干说,泰国政府鼓励农民多种水稻,一般采用轮种的方式,即第一年种水稻,第二年种大豆,第三年再种别的农作物。

粮价稳定有助于全球减贫

记者日前在越南采访时发现,越南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村年轻人不愿务农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他那猜说,“亚洲国家的农民都在变老,而年轻人都不愿意务农。10至15年后,这个问题将会十分严重。”

大米是全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国家最主要的粮食。世界银行的分析认为,在全球饥饿人口中有2/3主要靠大米维生。米价关系到全球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联合国统计表明,去年全球饥饿人口15年来首次减少,从10.2亿人减少到了9.25亿,这主要得益于粮价下降和收入增加。

世界银行今年2月的数据表明,自去年年中以来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将把4400万人推入“极端贫困”状态中。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比现在要增加70%。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上交易的大米还不到全球产量的5%,而主要生产国大部分都在亚洲。分析认为,能否确保全球大米价格稳定也将取决于这些国家的政策协调。

责任编辑:章水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