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刚一结束,国际白银价格就连续多个交易日出现下跌行情。受此拖累,其他大宗商品于上周四全线重挫,跌幅高达7.3%,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针对此轮国际大宗商品暴跌行情,本报记者连线两位业内专家进行分析解读,希望为投资者下一阶段的投资提供参考。 大宗商品全线暴跌 上周四,国际大宗商品出现暴跌行情,当天追踪24种大宗商品组成的标普高盛大宗商品指数下跌7.3%,创下2008年6月来最大单日跌幅。综观全周,大宗商品累计跌幅是11%。 此轮大宗商品暴跌的导火索为白银价格跳水。据了解,截至5月5日收盘,纽交所7月份交割的期银价格收报每盎司36.24美元,跌幅为8%,创下自2008年12月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受银价下跌的拖累,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纷纷大幅下挫。当日,纽约商业交易所下属商品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收报每盎司1481.40美元,跌幅为2.2%。纽约商业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8.6%,创下自3月16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同时创下2009年4月20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此外,上周伦铜下跌6.2%,伦铅下跌8.3%,伦铝下跌4.5%,伦锌下跌6.6%,伦镍下跌8.6%,伦锡下跌10.0%,棉花下跌13.7%,糖下跌12.7%。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到4月底,白银、棉花、原油等期货价格涨幅均超过23%;截至今年4月,标普高盛商品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上涨,创下2004年以来的最长连涨期,该指数自2009年以来涨幅甚至高达64%。 未来或迎整理走势 国际大宗商品在上周崩跌,令不少投资者对大宗商品未来走势表示担忧。那么,未来一段时间里,国际大宗商品行情将如何演绎呢?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深入分析上周大宗商品全线下挫的原因。 对此,资深金融分析师赵相宾指出了引发暴跌的四大因素。 第一,大宗商品在上半年的走势中涨势过猛,这些走势早已经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泡沫加大导致的过度投机使得大宗商品存在一定的回落需求,这也是此轮大宗商品暴跌的首要原因。 第二,拉登之死经过上周的新闻渲染使得市场多头遭遇危机,在空头借机发动反攻使得抛压增加,多头一败涂地。 第三,美元的持稳和后期的强劲反弹导致市场对美元过度看空进行修正,使得美元的疲软走势出现了转机,美元的反弹导致大宗商品的走势一落千丈,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最后,国外交易所的不断上提保证金导致白银率先暴跌,引发了其他大宗商品的获利抛盘。 另外,美尔雅期货分析师陈建烽进一步指出,高盛、索罗斯等看空言论也给大宗商品带来了负面影响。 据了解,4月中旬,高盛集团发布研报看空油价,使得原油市场大幅震荡。近日,市场传闻索罗斯和巴菲特抛空白银、黄金,也令投资者感到担忧。市场传闻令商品空头气势大噪继续扩大战果,整个市场笼罩在做空的市道。 谈及大宗商品的未来行情,赵相宾向记者表示,大宗商品在经过挤泡沫的调整走势之后,预计将迎来整理的走势,这有助于市场重新对商品进行定价和定位反思。其次,从长期的走势来看将是长期上涨的过程,因为导致大宗商品出现长期上涨的主因是货币的泛滥,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就很难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再次,市场的走势将充满了更加反复和震荡,这使得前期单边的走势得到终结,市场更多地进入震荡是后市的一个主要特点。 不过,陈建烽称,长期看,大宗商品的走势并不看好。他指出,今年二季度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总体将面临“内紧外松”的宏观经济环境,随着欧元区国家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大宗商品将不断弱化并褪去其金融属性,预期商品在短暂反弹之后将有望继续回归下跌趋势。 暴跌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此轮大宗商品暴跌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投资机会。 对于后市的操作策略,赵相宾指出,目前来看,大宗商品的空头跌势还没有见底,预计在初步的反弹之后行情在再次下行测试底部的支持。 在投资操作上,建议中长线的投资暂时观望为主;而短线可以继续采取逢高沽空各商品的操作。实物操作则可继续逢低分批操作入市,分批入市是化解风险的可以选择的策略。 另外,陈建烽针对各种商品期货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操作建议。 豆类受恶劣天气影响,使得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同比下降,并预期豆农将增加大豆种植水平,总体思路建议还是以空头对待。 沪金属跟随伦敦金属出现大幅回落,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短线将迎来超跌之后的反弹,但幅度有限,不建议大肆追涨,反弹多了继续介入空单。 黄金、白银以及原油的单边上涨的行情则有望告一段落,预期出现宽幅震荡的概率较大,操作上谨慎参与。 螺纹钢前期走势较为坚挺,近日回吐部分涨幅,因受到高铁、保障房、水利等建设规划的刺激,调整之后仍有机会走强,策略可以回调进多,并建议与其他商品空单组合操作。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