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许盛是“80后”中为数极少的职业期民。 1999年到2007年,短短8年时间,他将4.5万元资金在国内期货市场中“洗练”成了1300万。在同样年轻和充满活力的中国期货市场中,众多投资者迅速地暴富和同样迅速地清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而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许盛诉说的投资经历使人感到,“80后”的特质依然很耐人寻味。 全身心扑了上去 1996年,许盛还是一所上海普通中学里的中学生,涉足交易完全是出于偶然。 他对记者表示,其实在那时,对 股票或者期货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家里有人炒股,耳濡目染他就听进去一些,后来一本经典的投资书籍《股票操作学》引发了他对投资的兴趣。引起他注意的并不是书中枯燥的技术分析说明,而是前言中对于股市能“打破不平等致富机会”的描述使他相信,除了认真读书之外,参与股市交易是迅速超越常人的绝好方法。 家里人也对他的这个爱好给予了资金支持。从1996年到1999年,许盛股票账户上的资金已从1万余元上升至3万余元。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而言,这笔收入虽然算不上第一桶金,但却进一步激发了他对于交易的热情。“那时几乎是全身心地扑了上去。” 到了1999年,中学毕业的许盛带着炒股赚来的3万元离开了股市。“尽管知道股指还有可能上涨,但当时处于低位的商品期货市场更加吸引我。大豆当时才2000元,橡胶、铜的价格都非常低。”1999年5月21日,许盛怀揣炒股赚来的3万元和家中借来的2万元,开始了职业期民生涯。 “偏执”带来稳定回报 但期货市场毕竟不同于股票市场,保证金交易加上价格剧烈的波动使得很多“股转期”的投资者都难以把握。 初入期市许盛也不例外。“当时我买入2000年1月份的大豆合约。本来想在2000元/吨附近做多,没想到大豆往下走了一波单边市,价格下滑到1800元/吨附近。完成了两周跌势后,在1800元/吨附近盘整,我试了几笔多单,但价格不涨反跌,我就及时止损了。”而且此后的几笔交易都以亏损斩仓结束。本金太少,加上期货品种价格的波动,使得当时已几乎专职参与期货交易的许盛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但钟情于此的许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逐步学会控制风险,对于 行情判断和资金管理的近乎偏执的坚持帮助了许盛在这几次痛苦的斩仓后抓住了大豆的一波上涨行情。与前几次的交易策略并没有任何区别,但对资金管理的严格执行帮助他在此之后即赚满了大豆每吨300元的涨幅。 “跌跌撞撞”地在大豆和铜期货市场中经过四年后,许盛手中原本只剩4.5万元的保证金终于增长到了20万元。“而这个时候我相信自己可以大干一番了。”他说,“因为这时适合我自己的风险管理已经成型了。” 此后,许盛在每一笔交易中都严格执行止损和风险管理的准则。“当不得不止损时,我会告诉自己是交易所要求止损,而不是我自己。因此我从来不会有‘捂’头寸的状况。”得益于此,从2003年至今,许盛的投资收益年增长率都不低于200%。截至2007年底,他的期货盈利累积已超过1300万元,是其初入期市时的260倍。 许盛认为,期货市场是以小搏大的市场,任何可能的机会都不能错过。在资金管理方面,一是充分评估自己的风险度,设定适合自己的风险报酬率,比如某一头寸的损失和收益比是1比3还是1比4。因此,他每一次进行交易前先预算的是,如果交易失败会亏损多少本金,然后余下的本金是否可以让自己从市场中赚回先前所亏损的资金,据此来决定自己的开仓数量。他将此归结为资金管理和行情判断相结合的风险管理。 他相信,交易中自我心态的调节也十分重要,无论是盈利和亏损都不要有太大的心理波动,而应该赶快注视下一笔交易。“即使是奇迹也会被努力的人掌握在手中。” 他说,2008年是商品期货市场变数比较多的年份,今年无论什么品种的交易都应该在不承担巨大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小波段的操作,实现盈利的逐步累积。而对于时下热门的黄金期货交易,许盛说:“也许还应该等一段时间,毕竟国内黄金期货的上市时间还太短,需要等待这一品种的逐步成熟。” 没有“历史理念包袱” 许盛这样年轻的投资者常常让资深的期民感到失落。 同样年轻的国内期货市场从2000年开始,成交量连年增长。2007年中国期货市场的成交额超过了40万亿元,几乎是2000年时的近25倍。与此同时,国内主要商品期货品种成交量的上升使得投资者越来越相信,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正在为中国的基础原材料需求状况进行定价,同时也反映了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供求状况,由此带来的是国内外期货市场更佳的联动效应。 而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介入期货市场的老期民而言,今天以高度融入全球商品定价市场的国内期市要求投资者有更开阔的视野能够观察全球商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资金流向。这对于没有经历国内期市“草莽时代”,并且喜欢接受新事物,并更勇于开拓未知领域的“80后”期民而言似乎更为契合。 从2006年的铜价突创新高到近期次贷危机下商品市场的整体上扬,众多资历颇深的老期民直呼“看不懂”,并且亏损的投资者比比皆是。而没有国内期市“历史理念包袱”的“80后”期民面对国内蓬勃的商品市场却似乎更为从容。“在现在市况下,‘站在山顶往下望’的年轻人能看到的更多。”一家期货经纪公司的高管说,不过,没有适当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及强有力的风险控制能力,还是轻易不要走近期市。否则,这种勇气可能会带来灾难。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