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期货视角1

慎重选择发展路径 优先发展场内金融衍生品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8-11-24 10:34:23 来源:和讯网

  ——对金融衍生品的再认识

  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金融衍生品褒贬不一的争论。业内专家学者指出,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此次金融海啸的根源所在。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不当使用和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缺失也是导致危机扩散的重要原因。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给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金融危机敲响警钟:我国应慎重选择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和监管政策,应优先推动发展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部负责人陈晗

  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金融衍生品褒贬不一的争论。然而,业内专家学者已经指出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才是此次金融海啸的根源所在。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不当使用和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缺失也是导致危机扩散的重要原因。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给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再一次让我们深入思考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路径和监管政策,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避免误入歧途。

  一、反思:危机深刻揭示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此次金融危机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金融衍生品褒贬不一的争论,然而把危机的爆发归咎于金融衍生品是不妥当的,对于衍生工具的不当使用以及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才是引发危机原因之一,而且次贷危机涉及的金融衍生品主要是场外交易产品,对场外衍生品缺乏监管导致了危机的扩散。

  (一)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金融衍生品以场外和场内两种方式共存:场外市场即面向机构的银行间柜台市场,以透明度差及个性化产品为特征;场内市场即面向公众的交易所市场,以公开透明及标准化期货、期权为特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球三大类金融衍生品在场外和场内的交易额比例关系分别为:利率类场外占83%,场内占17%;货币类场外占99.4%,场内占0.6%;股票类场外和场内各占50%。场外金融衍生品名义持仓总额为596万亿美元,其中393万亿美元为利率类,近60万亿美元为信用衍生品,其余为货币和股票类衍生品。从场外和场内的市场结构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占据主导地位。

  场外金融衍生品缺乏透明度,CDS等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扩散的重要原因;场外衍生品市场产品结构复杂、流动性不足、缺乏逐日盯市结算与中央担保方的机制,对手方风险最终引发了场外市场的混乱。

  1、放松监管的环境促进了产品创新,但同时导致了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失。

  1999年美国总统金融工作小组(PWC)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与商品交易法》奠定了此后美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架构。报告认为《商品交易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市场操纵和保护投资者,而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大多是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都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控制对手方的违约风险,因此不必进行监管。放松监管还可以促进金融创新,确保美国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美国国会采纳了报告的意见,在2000年颁布的《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CFMA)中将多项场外衍生品交易排除在CFTC的监管范围之外。CFMA所做的具体规定包括:所有合格的参与者在场外进行的衍生品交易都可以免受CFTC的监管。

  在反思金融危机时,人们将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法规和监管主体缺失的状态归结于2000年CFMA的实施,将大量场外衍生品交易排除在法律的监管范围之外。而沉痛的事实是,在这次危机中出现大量违约风险事件的交易主体正是CFMA中定义的可以豁免场外交易监管的“合格的合约参与者”,而出现问题的交易客体正是CFMA中豁免的场外衍生品。

  2、场外衍生品市场缺乏场内市场中央对手方担保机制与逐日盯市制度,导致了风险失控。

  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大多数是交易双方的两两合约关系,双方都面临着对方的违约风险。所谓的对手方风险,就是买卖交易的一方可能发生的违约信用风险。随着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交易向少数几个大的交易商集中的趋势,因为市场参与者都希望与信用评级高的对手进行场外交易。虽然场外市场的高集中度可以产生规模经济等好处,但也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本次危机中,CDS产品的过于集中于少数大机构,如贝尔斯登、AIG,风险过于集中。一旦贝尔斯登、AIG违约,由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缺乏中央对手方,将导致众多市场参与者面临风险,进而引发系统性危机。

  此外,场外衍生品市场缺乏场内市场惯用的逐日盯市制度,即当日盈亏当日结清,不允许风险累积,防微杜渐使得市场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和可承受状态;缺乏逐日盯市制度,使得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金融衍生品的会计处理方法遭受挑战,会计信息没有准确刻画价值和风险。场外衍生品交易的表外特性使得传统会计的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银行资本要求的监管方式不再有效。传统上,监管者使用资本要求作为工具来保证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资本要求通常规定了一个资产负债表比例的最低水平,如股本/总资产比率。银行大规模地参与复杂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使利用资产负债表比例为基础的资本要求失去效力。因此,很多场外衍生品头寸由于没有受到监管,暴露在未来潜在的风险之中。如果产品的到期日越长,潜在的风险暴露也越高。因此,未被记入资产负债表的场外头寸很可能在未来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此次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股指期货等场内衍生品在风险规避、稳定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尽管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出现了巨大风险,但场内市场为基础现货市场提供了卓有成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为危机中的金融市场增加了稳定因素。在危机中,场内衍生品交易充分体现了股指期货等场内产品在引导现货交易、风险规避、稳定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令人回味的是,纽约和芝加哥同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截然不同。纽约是世界级的股票交易中心,而芝加哥是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期货交易中心,危机中的华尔街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为股票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的芝加哥则稳固地屹立于风雨之中,平稳运作的期货市场成了机构投资者的遮风避雨之所。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