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没完没了,中国紧锣密鼓地实施紧缩政策,宏观面的不确定,基本面的不给力,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使金属市场走势不明。从5月份以来,沪锌一直没能走出一个像样的趋势,笔者认为,未来这种状况仍会继续,振荡行情难以打破。 欧债危机何时了? 在经济复苏不确定的情况下,欧债危机的挥之不去令投资者紧绷的神经放松不下来,稍有风吹草动市场就会剧烈波动。上周,希腊正式向欧盟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下一个一揽子援救计划提交了申请。从目前的情况看,乐观估计希腊还需要1000亿欧元的援助。 希腊债务问题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令投资者担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进一步恶化。穆迪在刚刚警告可能降低法国三大银行的评级后,再次警告可能下调16家意大利银行评级,并将另外13家意大利银行的展望由“稳定”降为“负面”,原因是这些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债券。对欧盟而言,援救希腊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因为希腊的债务危机会动摇欧洲银行体系的稳定。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警告,欧债危机对欧元区金融稳定的威胁已达最严重的“红色”警戒级别,区内银行业恐遭池鱼之殃。而这是整个欧盟所无法承受的。 欧债危机的延续给美元带来反弹支撑,加之QE2即将到期,也令美元走强,而这又让金属市场承压。美元能否突破前期的压力线则令金属市场的不确定性又进一步增强。 美元指数与SHFE锌期价走势 跟涨行情可持续吗? 尽管政府认为通胀可以控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过程仍将是漫长的。5月份CPI创出新高,猪肉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通胀压力相当明显,短期内CPI继续高位盘整的概率仍较大。在此情况下,市场预期央行将会有加息的动作,特别是在央票利率倒挂的情况下。但近几周来,央行加息迟迟未至让市场有了喘息的机会,股市在前期超跌之后,近日出现大幅反弹。但从目前看,跟涨行情能否持续仍存在较大疑问。首先,股市仅仅是一个技术性反弹,在没有打破前期的下降趋势之前,仍不能断定其会反转。其次,后期央行仍有继续执行紧缩政策的可能。 基本面被低估了吗? 2011年上半年,锌市场处于一个供过于求的局面中。有关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精炼锌产量为107.1万吨,较3月份减少了2.2万吨,而消费量则大幅减少4.6万吨,整体上看,4月份的过剩量回升;而1—4月份,全球供应过剩达到17.8万吨,去年同期为16.6万吨。1—5月份国内累计生产精炼锌达到211.6万吨,而进口锌累计达到14.2万吨。从国内历年消费水平来看,国内的过剩压力比全球更大。 从锌的下游需求产业来看,汽车行业5月份产销量再次出现下滑。根据中汽协的数据,5月份汽车产量为134.9万辆,同比下降3.86%;而销量为138.3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78%。房地产方面,国内调控不断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尽管施工面积变化不大,1—5月份累计达到377516万平米,同比增长32.4%,但是在新开工面积上,累计新开工面积1—5月份只有761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速度为23.8%,远低于2010年的67.1%。就连前期一度被寄予厚望的保障房投资需求,近期也频频传出真实开工率低于预期的消息。下游消费的疲软验证了贸易商的判断,1—4月份锌销售旺季不旺,销售高峰一直没有来临,而进入5月份之后市场仍旧异常平静,下游厂商对后市仍持看空态度。 不过,从另一个数据来看,作为锌最为重要的中间行业镀锌行业相对仍维持较高的开工率。据上海有色网调研数据显示,尽管5月份镀锌行业开工率较4月份有所下降,但是高于同期表现,2011年3、4、5月开工率都在80%以上,而2009年平均开工率为76.5%,2010年平均开工率也只有73.8%。 另外,从库存变化来看,国内外显性库存达到了历史的高点,LME库存为80万吨,而上海期货交易所锌库存也保持增加的态势,目前已经达到40万吨的历史高位,交易所库容已经呈现饱和状态。除了交易所显性库存外,市场预期目前国内社会库存可能高达60万—80万吨,如果加上全球总库存将有可能达到180万—200万吨,而根据2010年全球锌日均消费3万吨的速度来算,消耗目前的天量库存就需要将近2个月的时间。不过,进入6月份以来美国地区注销仓单持续放大,亚洲仓库注销仓单甚至出现日增近2万吨,因此仓单的快速减少或有望为锌价上涨提供一定的动力。 总之,目前沪锌市场仍缺乏走出大行情的基础。宏观经济存在很大变数,希腊再次成为市场焦点;美国进入政策观望期,是否有QE3仍不确定;中国CPI飙涨,何时加息仍难以确定,资金面的紧张使得本来消费转好的金属市场步履蹒跚,进退两难。而从基本面看,尽管供过于求局面未变,但下游消费似乎并不像预期那样悲观,现货在16000元/得到支撑,因此,沪锌下方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综合研判,沪锌近期将会维持在16500—17600区间内振荡。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