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来的CPI数据看,中国已进入通胀时代,后期通胀率仍将高企,年内加息在所难免。货币政策紧缩是今年铝价面临的不利因素。在此背景下,电解铝复产造成的产能过剩打压铝价,不过二季度以来铝材出口量的增加减缓了供需矛盾;而成本提升成为铝价上涨的主要动力。6月份工业用电价格上调使得成本上涨的预期部分兑现,但电力成本增加并未终结。今夏存在约3000 万千瓦的电力缺口,电力紧张对电解铝行业的影响会持续存在。在冶炼企业的限电形势明朗之前,铝价可能维持区间走势;若电力影响导致电解铝企业关停产,铝价则会有大的涨幅。 铝材出口量增加减缓供需矛盾 国内前5个月的电解铝产量分别是128.4万吨、130.4万吨、141.5万吨、146万吨、153.6万吨,国内产量再创新高说明前期的电力供应紧张局势还未影响到电解铝生产。二季度以来,国内铝材出口量猛增,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供需矛盾。第二季度,中国未锻造铝及铝材的出口量总计高达105万吨。就铝材出口量来看,2010年,我国的铝材月均出口量为18.11万吨;2011年3月份,铝材出口量达26万吨;2011年5月份,铝材出口更是达到了34万吨的高水平。而且,结合国内电解铝的产量来看,电解铝月度产量的增值基本能够被铝材出口量所抵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供需过剩的矛盾。 下游需求增速放缓 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是电解铝下游的两大行业,今年上半年它们都受政策影响,表现不佳。房地产行业遭受政策打压,表现为增速低位徘徊,下半年行业发展需要保障房建设的支撑。5月份房地产数据超市场预期,由于保障房给力,房市量价齐升。不过,从竣工面积与销售面积的比值来看,目前的房市供应仍满足不了需求。3月份竣销比为0.73,4月份为0.69, 5月为0.56,都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竣销比走低并维持在1以下,说明商品房供应速度慢于需求增长,不过,这一数据略好于2010年,后期供需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2011年1—5月份的汽车销量为792.46 万辆,同比增长4.06%;其中乘用车销售602.8 万辆,同比增长6.14%;商用车销售188.82 万辆,同比增长-2.05%。今年销量、产量纷纷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前期优惠政策退出、油价上涨、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日本地震等因素影响。而且从季节性因素看,历年的3月和6月都是汽车销售的低点,目前汽车销售淡季仍未过去。 电解铝成本上移 2011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价格持续走高,推高了电解铝成本。由于电荒等因素的影响,二季度国内动力煤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国际动力煤价格,曾出现连涨14周的局面。5月份,国内多个地方电力供应紧张,一些省份不得不拉闸限电。近期,南方地区出现强降雨,水力发电有所增加,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是,今夏约3000万千瓦电力缺口的压力仍然不小,再考虑到日本核电事故后的电力空缺无疑要通过传统方式“煤电”来填补,预计今年下半年煤炭价格将在高位运行。目前看,国内煤炭价格的走高并没有影响到电解铝冶炼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对铝价来说支撑作用远大于推动作用。 库存呈现下降态势 上期所铝库存自今年2月份以来持续下降,从42万吨左右的水平,下降到最近的27万吨。上期所库存的持续减少,反映出国内铝锭消费的旺盛,这点从社会库存的减少上也可以得到验证。通常来说,华东和华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铝消费地,其社会库存数量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与交易所的去库存时间基本一致,两地社会库存的减少从2月下旬开始,社会库存量自90万吨减至50万吨以下。国内库存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内的现货价格。 上半年伦铝库存经历了先增后减过程,最近一个月库存才明显减少。5月份库存出现爆发性增长,最高达到471万吨,6月份后库存开始迅速滑落。但是,伦铝库存与沪铝价格的相对关系较为复杂,金融危机以来,伦铝库存与价格出现正向相关,库存的增加伴随着铝价的上涨,这主要与机构投资者的融资仓单有关,库存中有大半是融资仓单,真正能够对现货价格产生影响的库存量有限。当机构看好后市的铝价时会在伦铝库存建立融资仓单,表现为库存量的增加,因此库存量增加不会影响铝价上涨。反之,当库存量下降,也就是融资仓单投放市场的时候,铝价料会受到打压。 结论 下半年,沪铝走势主要参考其成本价格,成本提升有望推动沪铝重心逐步上移,但涨幅需考虑电力紧张对电解铝冶炼的实际影响。7、8月份,若电力紧张影响电解铝的冶炼,铝价可能会突破17500元,出现大幅上涨;若减停产没有出现,那么铝价可能在16800—17500元区间盘整,考虑到16700 —16800元是电价上调后的成本区间,长线多头可在此附近入场。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