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期以来,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由此引发“中国需求泡沫”破灭忧虑。甚至有人认为这会导致矿石、钢铁等价格大幅跌落,比如下跌30%,出现由牛转熊的所谓“市场拐点”,这种担忧其实是不必要的。在一些力量的推动之下,中国矿石、钢铁需求长期旺盛,价格相对高位运行。 虽然近期内受到三大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再次推动钢材价格特别是板材价格向下调整,甚至是较大幅度调整,但钢材市场中远期强势格局不会消失。 近期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减速,出口、投资、消费三大需求同时放缓。有关部门持续收紧货币,抑制需求措施影响开始显现。 市场行情可能再次下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为25.8%,名义增长率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但如果剔除已经很高的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则实际增长率也有回落;同期外贸出口名义增幅为25.5%,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7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出口同比增幅为19.4%,回落了29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基本不存在投机泡沫的最终消费品需求也出现了显著回落。 今年1~5月份全国商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幅为16.6%,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6个百分点,低于过去5年的平均增长水平,而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其实际增长率回落了至少4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回落了12.7个百分点,3月份回落了6个百分点,4月份回落了3.9个百分点,5月份回落了7.3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的回落直接抑制了工业生产增长水平。 今年以来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逐月下滑,已从去年12月份的18.5%一直回落到今年5月份的13.3%。其中2月份同比增幅为14.9%,3月份为14.8%,4月份为13.4%,5月份为13.3%。 主要耗钢行业中,不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汽车产量更是急剧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1~5月,全国乘用车销售602.8万辆,同比仅增长6.14%,比较去年同期增速大幅回落。其中5月份乘用车销售104.3万辆,环比下降8.71%,同比年内首次负增长0.1%。此外,家用电器产销形势也在近段时期出现了向下变化,商品房产销形势更是糟糕。 虽然近期中国经济与需求增速回落,包含宏观主动调控因素,有很大一部分符合预期,但导致这种增速回落的因素中,也有一些属于调控外的因素,并非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三大不确定因素掣肘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有三 大不确定因素。如果出现最糟糕情况,有可能会对钢铁需求及其价格行情产生冲击,需要引起警惕。 一是境外愈演愈烈的欧美债务危机,究竟发酵到何种程度还未可知。 从目前情况来看,最令人“恐惧”的还是美国是否“债务违约”。美国政府债务总额已在5月16日触及14.29万亿美元法定上限。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在今年8月初之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当然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其冲击力度可能高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 二是中国紧缩政策是否还会持续。 不可否认,现阶段的各项紧缩政策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冲击较大,不排除因为资金链、产品供应链断裂而引起企业倒闭与失业人数增加的可能。 与此同时,全国住房、汽车两大支柱行业产销持续疲软,也都增添了需求稳定增长的不确定性。因此人们普遍担心,如果现阶段的紧缩政策继续加码,其效果集中叠加显现,并与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相遭遇,中国需求尤其是实体经济需求将进一步放缓。 达到一个临界点后,中国经济就有可能硬着陆。5月份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逼近50衰退关口。今年以来,中、美股市都出现了较大幅度跌落,其中上证综合指数自4月份高点以来,跌幅已经超过12%,大大高出其它新兴市场4%的跌幅;美股也连跌6周,出现2002年以来的最长时期连跌行情,初步显示了市场担忧情绪渐浓。对此风险不可以掉以轻心。 三是人民币是否快速大幅升值。 主要受到热钱汹涌进入、外汇储备增长太快、国家利息负担难以承受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将加快升值步伐,甚至有可能是一两次大幅升值到位,以消弱“热钱”进入预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势必引发钢材及其矿石、焦煤等冶炼材料进口成本的下降。 如果上述三大因素同时撞车,发生效应叠加,就有可能导致需求进一步减缓,钢材及其冶炼材料价格有可能再次向下调整,甚至有可能是较大幅度的调整。 受到需求、产能、成本、进出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今后钢材价格的调整过程中,不同种类钢材,主要是建筑钢材与生产用材有可能出现走势分化。一般而言,在抗跌性方面,螺纹钢等长材要好于板材;热轧材又好于冷轧材。 责任编辑:章水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