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附属

中国6成外储系于美欧主权债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7-21 09:19:38 来源:光明网

在全球债券市场动荡加剧之际,中国巨额海外资产的安全性再次引发关注。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昨日表示,安全性是中国外储投资的首要原则,多元化则是主要经营原则之一,在经营外储时,要避免“表面多元化”和“追涨杀跌”的行为。

美债欧债风险几何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1974.91亿美元,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中国外储的净值产生重要影响。

外汇局昨日表示,外汇储备的性质决定其要按照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进行经营管理。安全是首要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外汇局关于中国外储表态的时点颇为微妙——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僵局仍未解开,而欧债危机的影响也在持续发酵。

美国方面,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人之间为调高债务上限而进行的谈判已进入关键时刻,距避免美国债务违约的最后期限——8月2日仅剩不到两周时间。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情势更加危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19日警告称,若不迅速应对,欧洲的债务危机可能对全球造成重大冲击。IMF呼吁欧元区领导人扩大区域救援基金规模,并重新调整银行资本。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王家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尽管美国债务上限的僵局仍在继续,但美国国债出现违约的概率很低,“历史上看,美国国会关于债务上限的僵局都是在最后打破的。”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看法则比较悲观。这家评级机构14日表示,鉴于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偿债能力的诸多因素将持续恶化,如果观察期内仍未出现重大改变,大公国际将适当下调美国的国家信用等级。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政策时,大公国际曾将美国的信用等级下调至A+,展望为“负面”。

外汇局昨日表示,希望美国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增强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

事实上,欧洲的情况更堪担心。野村证券在最新的《全球经济监测周报》中表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比其预期的更加严重。该机构预期欧元区相应国家的主权债务重组会更早进行,“尽管相信这不会引发明确的债务扣减,但仍可能让投资者蒙受净现值损失。”

中国在美债和欧元区债券上配置了大量资产。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约为1.16万亿美元,约为中国外储余额的1/3;至于中国持有的欧元区债券,虽然权威数据尚不可得,但据渣打银行2010年的估算,欧元资产可能占了中国外汇资产的25%,而在欧元资产中,欧元区主权债券占绝大部分。

若渣打的数据可靠,那么中国约六成的外汇储备被用来配置了欧美的主权债券。

多元化投资掣肘

六成外储配置了欧债和美债,集中度风险不容忽视,外储投资多元化改革是长期目标,但短期推进却多有阻碍,外储规模巨大、可选资产有限、政治因素均是障碍。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今年初曾表示,外储规模太大不利于进行有效管理,“很多市场是比较小的,一进去以后就把这个市场塞住了,这个市场就转不动了,池子太小鱼太大。去年投资韩债和日债都是这样。”

在投资多元化的选择上,有学者建议在现有的机构设置下,改进外储的投资策略,其中增加投资实物资产规模——例如黄金、大宗商品等的呼声最大。

外汇局认为,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和石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市场容量相对有限,交易和收储成本较高,此外外储投资组合中已包含与之相关的投资,国家还有专门的机构在从事大宗商品收储等相关工作,与外储投资已形成互补。

外汇局还表示,由于中国居民和企业对黄金、石油等的消费量非常大,外储直接大规模投资于这些领域,可能会推升其市场价格,反而不利于中国的居民消费和经济发展。

此外,购买资源类大宗商品,政治因素的阻碍也不容小视。外汇局局长易纲曾表示,牵扯到资源、土地,各国政府都是非常谨慎的,“不是说投资什么、开采什么,就可以把东西自由地拉回中国。”

货币管理部门已经在考虑给外汇局“减负”。央行行长周小川4月份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央行考虑一些新投资机构、尝试新的投资风格和领域,这一方向是确定了的。据媒体此前的报道,央行打算按专业分类成立外汇储备投资基金,包括能源基金、贵金属基金等。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