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动车事故”对整个高铁板块的投资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投资者报》记者寻找到三家曾长期跟踪高铁板块,并于2011年一季度在高铁板块获利较高的私募基金,采访其投研负责人对高铁板块的详细看法。 他们均认为短期不宜参与高铁板块,但常士杉和郝瑞臣表示,高铁建设的长期向前趋势不会改变。关注重点,是安全辅助系统领域生产红外探测设备、可视仪和自动化设备的厂商。 常士杉:高铁安全辅助系统有机会 对高铁板块的安全问题,我们以前也认真考虑过,但还是没想到会出这么严重的事故。从原铁道部部长被抓,到此次高铁事故,对整个高铁行业的打击都很大,对市场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任何公司,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但我觉得不能只看到负面。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次事件可能对高铁建设带来一些改变,促使整个系统的安全大检查。随着安全性的提高,整个行业还是会朝更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 毕竟,考虑到对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高铁建设仍然具有必要性。而且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看,高铁所属的高端装备制造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居第一位。 所以,未来高铁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只要完善了技术和服务,高铁的整体趋势会是向前发展的。而且客观看,任何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安全问题。 对于高铁投资的方向要把握三点:一是关注产业导向;二是关注行业的前景;三是关注产业链发展中业绩出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公司。 最近我本人就一直在做上市公司调研。调研的公司包括铁路安全方面的,如对红外线探测器整个产业链做了调研,去考察中国自己拥有的核心科技产业。未来高科技安全方面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高铁事故主要暴露出运行控制系统、通信与调度系统等问题。未来高铁板块的投资机会,要着眼于动车在特殊情况下管理系统的调控。那些能增加运营稳定性,减少事故发生率的公司值得密切关注,他们有助于提高高铁行业的良性发展。 具体看三大方向值得关注。第一,要重点关注对高铁安全会带来改变的红外线探测装置,如研发和生产红外线探测器的高技术企业;第二,要看生产可视仪的公司,应用到铁路产业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第三,还要看能实现自感管理系统调控的公司,比如主营电力自动化设备公司的电气类公司。 投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黑天鹅事件,尽管会有应急措施,但对突发事件难免措手不及。解决方法,是要更多从长远角度来对待自己的投资标的,不能因为突发事件来改变自己的看法。当然这样的投资心态必定要经历阵痛,把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 最近3个多月,我一直没接受媒体的采访,主要以专心做投资和调研为主,到上市公司调研交流,看公司的盈利模式以及整个行业未来的成长性。我对高铁板块有上述看法的原因,也在于总体对中国经济还是不悲观。 赵英华:高铁暴露高端制造不足 在今年一季度,我们曾参与了高铁板块投资,但自从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下台后我们再也没有碰了。在前不久发生个事情,某地方铁路发债出现流标,我们觉得这个行业矛盾太多了,所以至今没有参与。 目前看,在原有订单的刺激下,有一些高铁概念股业绩会突出,但对于我们来说做投资还是要做预期,去看未来业绩可能出现的影响。所以对高铁,我们短期不会碰,过段时间再来分析。 高铁事故本身,也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还是存在一些技术不合格、粗制滥造的问题,而无法跟国外高端制造相比。如果制造业问题暴露过多,可能会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造成一些影响,成为影响整个A股股市的不稳定因素。 郝瑞臣:高铁板块回归合理平台 高铁事故发生后,短期造成资金对这个板块的撤离,短期这个板块受影响比较大,但我觉得不至于那么恐惧。 对高铁板块,自从一季度成功把握后,我们也一直在关注,经过调整后最近回归到了合理的平台,只是出现了突发事件才有所改变。我们目前之所以没有介入,是觉得大盘还没有太稳。 随着最近几天这个板块的调整,投资价值也会慢慢出现。就像双汇瘦肉精事件中也出现过几个跌停,但后来还是涨上去了。这两个事件对市场而言有相似的影响逻辑,即在刚开始时市场会有过度反映的倾向。 我们希望等事情明朗、调查结果出来,再来考察对整个板块的影响,短期对高铁还是以观望为主。我认为,近距离看高铁板块有大问题,但事故的发生会促使这个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长远看,国家肯定会反思这个事件反映的问题,但对相关板块上市公司的近期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这些公司都是在按订单生产,保证了现阶段业绩的稳定性。但关键问题,还是看中长期上马的速度。比如在安全方面会加强检查的力度,这对相关生产厂商的影响也会产生差别。 高铁整体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明显的,但重视速度而放松质量使安全问题凸显,未来需要有时间来把安全质量提高上去,实现协调式发展。 从高铁产业链的细分领域看,等调查结果出来后再来评估。如果未来结果显示某个领域的公司没有太大缺陷,未来他们会更关注安全方面的设计、制造,这些公司本身的质量、竞争力也会有提升,重点选择这样的公司。 其实,自从新的铁道部长上任,发展思路已经出现改变,以前是跨越式发展,现在问题来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大干快干,而是把速度降下来,对所有基础性工作进行重新安排设计。 这么做也会影响订单的情况,但铁路建设还是会按照中长期规划框架来执行,总体铁路这块的投资变化不大。只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是呈现前紧后松,还是前松后紧的节奏,会有不确定。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