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已基本用完,五矿有色方面号召全国稀土分离企业在8月初立即停产,是为了严格执行工信部有关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的要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8月2日报道,8月1日,记者从中国五矿集团旗下子公司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五矿有色)获悉,由于2011年稀土生产指标已用完,五矿有色倡议全国稀土分离企业“在2011年8月初立即主动停产,确保稀土市场平稳运营”。 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下达2011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确定今年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9.38万吨,其中轻稀土8.04万吨、中重稀土1.34万吨。 五矿赣州稀土的一位管理人士表示,截至7月底,上述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已基本用完,如果继续开采并生产,稀土矿和稀土产品将超标,从而导致国家稀土政策失效。 中国稀土学会学术部主任陈占恒表示,虽然国家对稀土生产开展指令性计划,但几乎每年都存在超标生产。 此外,今年下半年,将陆续有企业由于环保不达标被迫停产。 指标提前用完 部分稀土分离企业已停止采购原矿,因为上游稀土矿商采矿指标已用完 五矿有色方面表示,号召全国稀土分离企业在8月初立即停产,是为了严格执行工信部有关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的要求。 “无论是北方轻稀土,还是南方离子型稀土,今年的指令性生产已基本结束,甚至有的公司在超指标生产。”上述五矿赣州公司人士表示。 以“中重稀土之乡”江西赣州为例,今年上半年,赣州平均每月生产稀土氧化物约1850吨,按照这一速度生产,江西稀土将超标近9000吨。而工信部今年给江西省的稀土氧化物产量指标为1.3万吨。 据了解,目前,部分稀土分离企业已停止采购原矿,原因是上游稀土矿商采矿指标已用完,而超额开采的原矿无法提供发票,导致下游冶炼企业不能将原矿采购计入成本,另外,随着稀土监管越来越严格,矿山超额开采一旦被发现,将面临有关部门的重罚。 不过,虽然国土资源部每年都下达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但该规定基本年年失效,等于一纸空文。 自2005年开始,我国稀土产量连续5年超过10万吨,而指令性生产计划平均每年为8万吨。据中国稀土学会粗略估计,2010年,我国稀土实际产量约13万吨,而国土资源部设定当年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8.92万吨。 “指令性生产在过去几乎没有企业认真执行,主要还是因为政府缺乏监管。不过,今年可能会比往年严格。”中国稀土学会的一位专家表示。 进退两难 一些企业并不愿意停产,因为目前订单充足 五矿有色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带头停产。 五矿有色方面表示,8月初,五矿位于赣州的稀土分离厂将随着指令性生产计划结束而停产。 但采访数位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企业并不愿意停产,一方面,停产将破坏公司的客户关系,另一方面,订单充足,而需求达到了新高点。 高盛分析报告显示,今年,稀土供应缺口将达到顶点。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显示,全球稀土需求有望以年均7.1%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球需求将达到18万吨。 因此,稀土矿山和稀土分离企业面临要么停产、要么违法政策超指标生产的两难抉择。 “稀土价格飙升,卖原矿的利润是往年的十倍以上,这样难得的好日子,谁会愿意停产?”内蒙古一位小民营贸易商表示。 此外,如果停产,下游应用企业将遭受更大创伤。有研稀土的一位研发人员表示,虽然稀土价格暴涨已对下游应用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但停产将使这些企业更加被动,产业链等于面临断裂的风险。 停产还可能引发稀土新一轮暴涨。获悉,目前,氧化镝等稀土氧化物在市场上已一吨难求。前期暴涨的各类稀土金属物及氧化物,在经历小幅下跌后又再次企稳回升。 环保门槛将提高 即便部分企业超指标生产,也将面临由于环保不达标被淘汰的危险 在倡议书中,五矿有色还呼吁杜绝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行为。“我们要积极致力于工艺改进和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保门槛太低是导致我国稀土滥开滥采的主要原因。随着环保标准提高,即便部分企业超指标生产,也将面临环保不达标被淘汰的危险。 8月1日,赣州稀土协会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南方已有近20家中小稀土企业由于环保不达标被迫停产,被勒令停产的企业当中甚至有产能上千吨的公司。 今年1月底,环保部制定并颁布了稀土行业环保标准,对稀土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了严格规定,政策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执行。而按照中国有色金属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王国珍的说法,根据标准,全国80%以上的稀土冶炼企业达不到环保要求。 稀土协会筹备组负责人王彩凤表示,政府将越来越重视稀土业环保,并付诸实际行动。 据了解,今年9月,国家环保部将在全国范围开展稀土环保核查。目前,各稀土企业为了应对检查,纷纷上马环保设备,其中,五矿赣州稀土公司今年上半年在环保设备上就投资了上千万元。 尤其是不久前WTO裁定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违反国际贸易规定后,业内开始反思目前的稀土政策,防止重蹈覆辙,反思的结果是,稀土业环保将获得更多重视。 五矿一位管理人士表示,中国在稀土政策上,应该汲取经验,将环保、就业付诸实际行动。“澳大利亚矿业一样限制出口,为什么没有招来WTO处罚呢?因为人家在政策上倾向保障原住民就业及环境保护。”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