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消息,在黄金期货交易中,银行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每日公布的交易统计数据,8月以来的5个交易日中,兴业银行买单持仓量在主力1112合约中一直居于前10,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也都一直出现在成交和持仓排行榜的前20位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期所共批准了7家中资银行成为黄金期货自营会员,此外,据报道,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于日前获批,成为上期所首家具有外资背景的银行自营会员。 一直以来,作为贵金属交易的主力军,各大银行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国内黄金交易市场从事套保、套利、价差交易等业务。不过,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很多银行都呼吁上期所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为银行业更顺畅便捷地进行黄金期货交易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放宽持仓限制加强动态风控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目前,在合约挂牌至交割月前第二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某一黄金期货合约持仓量大于8万手时,对非期货公司会员的限仓为总持仓的10%,在交割月前第一月的限仓为300手,交割月份限仓只有90手。 “希望交易所能够对现有的限仓制度进行调整,以满足银行等机构的持仓需求。”兴业银行黄金分析师蒋舒表示,现在期货交易所实施的限仓制度,出发点是为了防止大户操纵市场,但客观抑制了一些客户的交易需求。蒋舒认为,在散户市场中,10%的大户限仓制度确实能够起到作用。但在黄金市场中,机构交易者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对机构使用过于严厉的限仓制度,显然不利于市场深度的拓展。 据了解,在银行进行的黄金期货交易中,很多是对现有存货或者黄金交易所市场头寸的对冲交易,由于银行贵金属交易的总量很大,想要完全对冲,随时有超过持仓限额的顾虑。 “由于限仓数量太少,我们基本不持有近月仓位。”一位交通银行贵金属交易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非期货公司会员交割月的持仓限额相当于90千克黄金,相比于银行每月的实际交易量而言实在太小。也因为这个原因,银行很少持仓进入交割环节。 记者采访的多家银行贵金属交易部门相关人士也都表示,交易所限制单个客户的持仓数量,其根本目的是防止大户操纵价格,但黄金价格更多受国内外市场多种因素的影响,客户根本无法单独实现对价格的控制。他们建议,交易所可以通过加强动态监控来防范价格操纵。对于有着较高风险意识,同时有着较大实物交易规模的银行,完全可以适度放宽持仓限制,使黄金期货交易更加活跃。 记者还注意到,虽然银行参与黄金期货交易已经两年多,但目前没有一家银行申请过套保头寸。《上海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管理办法》中规定,申请套期保值交易的客户和非期货公司会员应当具备与套期保值交易品种相关的生产经营资格。“实际上,对于银行来说,对能否申请套保业务一直并不确定。”交行上述负责人表示,直到最近上期所召开银行会员座谈会,鼓励银行进行套保业务申请时,他们才着手对这一规则进行更详尽的研究。 改革银行持仓披露制度 在持仓限额之外,银行交易与持仓信息的披露也是令银行感到头疼的问题。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交易所交易细则》,交易所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发布的期货交易信息中包括各品种活跃月份前20名会员的成交量、买卖持仓量,这使得交易和持仓规模较大的银行经常能够“榜上有名”。 “每天上榜绝对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蒋舒告诉记者。期货公司会员全都是代理交易,公布他们的持仓并不会对其代理的客户造成影响。而银行作为自营会员,每一笔交易都是自己的,公布持仓相当于银行在“裸奔”了。 多位银行人士表示,随着银行机构参与越来越多,目前在黄金期货上的银行行动的一致性必然被打破。如果将所有银行持仓都公布,很可能会出现几家银行对峙的局面,银行可能面临一定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也不能排除会出现个别机构通过观察银行席位,对部分银行的头寸进行“围剿”的情况。 交行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对自营会员的信息披露本身无可厚非,但上期所是否可以考虑适当减少披露频率。他介绍说,现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公布交易量前十的会员交易量,但披露周期是每周一次,“上期所能否也采用同样的频率,以减少银行的压力?”蒋舒建议,可以将所有银行持有头寸合并统计公布,即只公布所有银行持有的多头与空头头寸,而不公布每家银行的情况。“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市场对银行总体持仓情况的知情权,同时也可以保护每家银行的交易隐私。” 对于汇丰银行的加入,中资银行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蒋舒认为,外资背景银行的进入,除了能带来更多的场内资金,进一步活跃市场外,还能给国内银行提供一些国外更成熟的交易经验,提高国内银行的操作水平。“上期所引入更多银行机构进入国内黄金期货市场,也能为银行的伸展腾挪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交行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