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沪铅完整运行的第四个月,铅价稳步上扬,月K线收出了第二个阳线。总体来看,铅市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价格与持仓同步攀升,在良好消费预期的带动下,铅价格企稳上行,同时,沪铅总持仓量也维持高位,7月最低时为9400手,最高达到10500手。第二,开始主力换月,至7月底,1110合约持仓已增加至3300手。第三,空头持仓集中度有所下降,7月29日,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持仓排名来计算,沪铅1109合约前20名多头席位持仓集中度为34%,与6月底持平;前20名空头席位持仓集中度为41.5%,低于6月底的45%,反映出在价格攀升过程中,主力空头有减仓迹象。第四,铅价外强内弱,比价探底回升。在6月份涨幅远远落后的情况下,7月沪铅补涨,指数涨幅达到2.37%,同期,LME三个月铅期货下跌了1.8%。受此影响,现货铅比价也探底回升,从6.1涨到了接近7的水平。国内现货方面,广东南海市场7月份报价区间在16200—17000元之间,涨幅为800到1000元。期现价差进一步缩小。 7月底,沪铅涨势显露疲态,LME铅价率先回调,拖累沪铅;8月前六个交易日,沪铅连续回调,截至8月8日收盘,指数当月跌幅达到7.9%。技术形态也被破坏,沪铅弱势探底。 金融市场动荡,沪铅跟随跳水 欧债危机的硝烟还没散去,美国方面又出现一波三折。先是7月底,债务上限逼近,美国政府部门面临集体关门的风险,金融市场情绪动荡,工业品涨势趋弱,纷纷高位回调,此为“第一折”;美国时间7月31日,在大限之前,美国国会两党宣布达成削减赤字及调高债务上限的协议,随后奥巴马总统也签署了议案,表面上看,债务危机的风险警报解除,但市场情绪并未得到安抚,困境仍在眼前,8月1日,美国ISM制造业数据出炉,7月最新数据为50.9,远低于市场预期和上期数据,市场再受重挫,连续下行,此为“第二折”;随后澳大利亚议息会议召开,宣布维持4.75%的现行基准利率不变,并在会后声明中表达了对全球复苏形势和通胀前景的担忧,当日澳元从高位大幅回落,美元也启动了升势,商品市场,尤其是能源和工业品,出现加速下行,此为“第三折”。8月5日,市场暴跌,沪锌、连塑等品种跌停;在外盘领跌和周围环境带动下,沪铅也逐步回调。显而易见的是,动荡远未结束,后市还可能有第四折、第五折等更多的波折。正在这一片愁云惨淡之际,美国的主权债务信用评级竟被首次下调,市场一片哗然,探底之路远未结束。 需求依然乐观 从基本面来看,铅的需求还是很乐观的。先看全球的数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在7月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球铅市场供应过剩7.3万吨。对比之前的数据可以看出,过剩量有所减少,表明5月份全球铅市场出现了略微短缺的局面。另一个权威机构CRU也在7月份的报告中预计,2011年全球铅市场可能出现短缺。过去三年,铅市一直是过剩的,2008—2010年过剩量分别为3.8万吨、17万吨和0.5万吨。 国内方面,下游消费领域呈现增长势头。汽车销量在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后,再度恢复增长;2011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总计93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3.8%,增长势头延续。移动基站设备产量持续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环比增幅达到42.5%,2011年上半年累计产量4028万信道,是2010年同期的4.4倍。 环保检查出结果,企业谨慎复产 7月底,各地市公布了铅酸蓄电池企业名录,接受社会监督。本次整顿,共排查1930家铅酸蓄电池生产、组装和回收企业,淘汰了其中八成以上的企业。受此影响,蓄电池产量和出口量均出现下滑。复产初期,预计企业或持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大型企业,将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所以产量在短期内不会大量增长,对铅锭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近日也有报道指出,东莞等地出现了关停、整改企业偷偷生产的状况,这种状况可能引发更严厉的监管。从市场供需平衡来看,蓄电池供应减少造成货源紧张,价格抬升,7月份,已有部分地市的电动车率先提价。下游涨价会对铅锭及铅酸电池废料价格有所提振。 弱势整理,期待秋季行情 系统风险冲击下,沪铅将延续弱势振荡的格局,不可盲目抄底,但是投资者不必过分悲观。首先,从期现价差来,当前1110合约与现货的价差仅有200元,套利空间荡然无存。预计现货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抗跌性,也限制了期价的下行空间。其次,秋冬季节是欧美的铅蓄电池生产、销售旺季,需求预期依然乐观,经过两三个月的恢复,届时中国的铅酸电池企业将恢复常态生产,产能利用率将较现在有所提高。另外,8月份,沪铅1109合约成为临近交割月份合约,上期所和期货公司可能提高保证金收取比例,投资者需控制仓位,做好资金管理。进入9月份,沪铅将进行首次交割,参与套保的企业也要多熟悉规则。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