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金属期货

后危机时代:铜价难以摆脱剧烈波动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8-11 09:57:58 来源:广发期货 作者:刘碧沅

美债后危机时代的恐慌情绪蔓延,金融市场腥风血雨,动荡不堪。尽管8月2日国会两党达成协议,美债大限来临之际违约危机被化解,但这并没有缓解投资者的忧虑。股市和商品市场(除了黄金)连续收阴,呈现接力暴跌走势。先是疲软的经济数据以及欧债问题打消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紧接着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受挫。铜价从8月初的9900美元,跌至最低的8450美元,仅仅7个交易日,跌幅达14.6%,一度跌穿5月低点。如今美联储会议又给投资者带来了量化宽松的预期,商品股市反弹,铜价重新站稳60周均线,然而对于中期走势,笔者认为,铜价难以摆脱剧烈波动的命运。

首先,本次下跌的根本原因不在美债本身,而在对后期减赤行为有效性的忧虑上。美债违约是美国人民不能承受之重,一旦违约,美国面临的情况是:美元贬值、利率升高、衰退风险加大、提高税收、大幅削减开支和国际地位的丧失。笔者看来,美债违约危机的演绎是一场政治秀,在2012年大选来临之际,两党都在打美债的主意,都企图让对方陷入不利之地,然而我们透过最终达成的协议,可以看到,美债危机依然未完结。增加税收这一项没有被提及,这是民主党妥协的结果;削减医疗支持显然损伤了民主党的利益。后期这个利益不均衡的减赤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尚存质疑,这也是为什么在违约警报解除后,市场依然暴跌的原因。后期,美债或依然会被两党拿来做为竞选武器,必然使得商品市场无法摆脱巨幅振荡的命运。铜价作为金融属性最强的工业品,将首当其冲。

其次,作为两大货币体系的博弈,欧元问题未来还将充斥市场。欧洲问题已经不是新问题,然而直到现在,欧债依然不痛不痒,时不时冒出一个评级下调,再或者搞一个欧洲央行购买某国债务以缓解危机,暴跌暴涨轮流上阵。近期又开始上演此类剧情,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国债收益率接连攀升,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呈现出进一步扩散的势头。由于担心美国信用评级遭降会引发金融恐慌,欧洲央行7日宣布,将积极实施债券购买计划,以确保欧元的稳定。自去年5月启动债券购买计划以来,欧洲央行已多次从二级市场购买希腊等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的国债,累计购入总额超过760亿欧元。两大货币体系抗衡过程中,欧元弱势就意味着美元强势,欧元将会成为稳定美元的一个利器。后期欧元难以走出一个单边市,更何况欧洲目前通胀和失业率同时高企,也给当局的政策制定带来困扰。美元和欧元的平衡木游戏,对全球商品的影响不会是单边的。

再次,短期外围环境糟糕,虽有维稳需求,但中国国内CPI再创新高,货币政策是否松动依然不确定。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6.5%,比上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创2008年7月以来37个月的新高。市场主流观点是,6、7月应当是今年CPI同比涨幅的最高点,主要是基于翘尾因素逐步回落的判断。全球油价回落、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疲弱,未来CPI有望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从这点上来说,货币政策稍有放松具备一定的现实依据。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大幅暴跌,经济增长信心大幅回落,而且国内PMI指数持续下降,银行借贷资金紧张,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整体经济状态也不支持继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号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他提到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也提到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短期看这是一个维稳信号,使得货币继续紧缩的风险减小,但是否逐步放松依然存在疑虑。

最后,QE3推出的时间和效果会影响到商品走势。经历了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依然处于颓势,就业率没有明显改善,再次推出QE3,市场的反应或许偏平淡,或许难以推动价格暴涨,尤其是在市场环境依然动荡的背景下,2010年下半年的单边行情将难以复制。

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我们认为,商品市场尤其是工业品市场很可能出现宽幅振荡、剧烈波动。当然,经济二次衰退的概率不大,但我们必需做好市场的反应常被放大的准备。短期商品或企稳,阶段性底部或形成。从基本面上看,铜价是基本金属中较好的品种,供需基本平衡,西方国家消费依然在复苏,反倒是国内的铜消费水平滞后,然而随着国内农村电网投资项目的进行,铜消费将有起色。目前处于铜的消费淡季,价格暴跌使得近期现货升水扩大,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市场信心还没有完全崩溃,逢低买盘依然存在。鉴于对宏观面依然动荡的判断,笔者认为,铜价或将较长时间内运行在60000—72000元区间,投资者宜保持振荡思维交易。

责任编辑:伍宝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