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近期公布了7月份CPI和PPI数据,经过季节性调整的CPI环比上涨0.5%,而6月份这一数值为下降0.2%,同比计算美国CPI增速已经高达3.6%,远高过2%的物价目标。同时,实体经济方面的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速在持续放缓,甚至停止增长,加上高于正常目标的通胀水平,美国经济似乎正逐渐陷入“滞胀”的泥潭。 但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通货膨胀加上经济增长停滞都可以称为“滞胀”。滞胀阶段特指美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那一段经济史,具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显著特征。 一、长期高通胀水平 7月份美国经季节性调整的CPI同比上涨3.6%,能源分项同比上涨19%,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8%。应该看到,导致CPI同比增速高达3.6%的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走出一波大牛市,虽然今年5月份之后原油价格有所回落,但今年上半年能源价格同比仍然要比去年高出近20%。 物价上涨不仅仅是由能源价格上涨引起的。因为7月份能源价格同比是有所回落的,从上个月的19.6%回落到19%,但CPI却从上月的3.4%增加到3.6%。除去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速也已经达到1.8%,并且核心CPI此前已经连续18个月环比上涨。可见,不仅仅是能源价格,美国其他物价也在普遍性上涨。 相比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时的通胀水平高得吓人。纵观1913年以来的CPI数据,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两次石油危机是CPI维持在5%之上时间最长的一次,总共9年零5个月。这是包括大萧条在内任何危机都无法相比的一段时期。当然,CPI的峰值仍然由大萧条保持,最高时1920年6月达到23.7%;其次是二战结束后1947年3月的19.7%;接下来就是“滞胀”时期1980年3月的14.8%。这段时间的平均通胀率为9%,很难想像当时的经济如何承受9%的CPI长达十年之久。 二、双底反复的经济衰退 美国目前的经济增速放缓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工业生产同比从2010年6月达到高点以来一直在下滑。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实体经济数据中,例如重要的先行指标ISM指数系列。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的55.3大幅下挫至50.9,距离50的荣衰分界线只有一步之遥,这也是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工厂订单和耐用品订单同比增速也基本类似,在2010年4月份达到局部高点后,一路下挫。 但是,目前工业生产仍有3.75%的同比增速,工厂订单增速达到13.3%,耐用品订单增速达到9.2%,这些数据都说明,经济增长仍然在持续,只不过相比起经济恢复前期的高速恢复,现在的增速已经自然回落。虽然由于个人消费支出不容乐观,经济恐进一步下滑,但距离衰退还有很大距离。 两次石油危机相隔时间不长,工业生产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只经历了7个月的正增长,随后又进入衰退。除去这7个月,38个月中,有31个月工业生产经历了同比负增长,而次贷危机为21个月的负增长。 三、政府过度干预与石油危机 为什么经济史上只将那一段历史称为“通胀”阶段?因为这段历史在近代经济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凯恩斯主义二战之后流行了三十几年,其倡导政府主导扩大全社会总需求。然而,随着政府越来越频繁的干预经济运行,不仅没有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反而使得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的畸形阶段。导致滞胀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之一就是政策传导的时滞性,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运行,政策的施行由于时滞性而常常适得其反,使得经济波动加剧。此外,两次石油危机是为外因。 如今的经济理论要比滞胀阶段更加成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是研究大萧条的专家。纵观美联储危机以来的表现,其政策反应十分及时;美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也帮助了美国经济迅速从低谷恢复。 原油的上涨也远没有石油危机时那么深刻。当时长期的高油价深深刺痛了美国的神经,对美国此后的中东外交政策以及消费习惯、战略储备等国策影响深远。现在的油价上涨显然未达到那个水平。 笔者用工业生产指数减去CPI表示滞胀的严重程度,从下图可以看出:七十年代之后最长的一次就发生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时经济衰退和物价飞涨的时间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次危机之后,可以看到,图上工业生产-CPI为负的区域,利率和M1增速无一例外都出现“金叉(利率下降货币增速上升)”。说明这一阶段之后的危机都没有出现“滞”与“胀”并存的矛盾,美联储还有办法可以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以应对危机。这些危机的主要表现都是“滞”,即经济增长停滞,而都没有伴随高通胀。 但在真正的“滞胀”阶段就不同了,将近十年平均9%的通胀水平,加上双底反复的经济衰退,当时的利率明显失去了方向,陷入降息则“胀”,加息则“滞”的两难境地。同理,货币供应量在这十年时间里也没有明显方向。 综上,真正的“滞胀”阶段是经济增长停滞伴随长期高通胀。现在的经济形势仅仅是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生产指数尚有3.75%的同比增速;通货膨胀也仅仅只有3.6%,和史上最严重的通胀时期相比还相差太多。管理层决策时也不会有两难的感受,这一点从再度试图冲击新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就可以看出。现在提“滞胀”,似乎为时尚早。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