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期货市场飞跃式发展的步伐在去年下半年因国际金融市场的风云突变而有所迟缓,全年仅上市黄金期货一个新品种且客户保证金总量年中一度滑坡,但国际期货业协会(FIA)于日前公布的全球各大衍生品交易所2008年成交量的最新排名(截至去年10月底)显示,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地位均较2007年底有大幅提升,其中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首次跻身12强。 在FIA公布的各交易所最新衍生品成交量(含场内期货、期权的成交量和代理场外衍生品清算的交易量)排名榜中,大商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分列全球前30大衍生品交易所的第12、16、23位,较2007年的全年成交量排名分别上升5、8、4位,相比2008年上半年的排名则分别提升了2、2、4位。 其实,我国期货市场长期靠商品期货一条跛脚跳跃前行。前些年国外期权及金融期货迅猛发展之际,尽管国内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也在不断吸引各路外围资金入市,国内期货市场的年成交量则保持连年翻番的增长势头,但其国际排名却陷入连续数年停滞不前的僵局。虽然2006年后重新焕发活力的郑商所,其排名于近几年实现三级跳增长,但2005、2006、2007年三年大商所的全球排名均止步于第17位,上期所则一直徘徊于第27至29位之间。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去年总成交13.6亿手,较2007年同比增长87.2%,且去年12月仍能保持环比14.9%的增速。而作为全球衍生品市场“巨无霸”且占有美国近一半市场份额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Group),虽然去年全年总成交33亿手(按单边计),但其第四季度及12月的日均成交量(即“ADV”)分别较2007年同比下滑了14%、22%。排名于国内三大交易所之前的其他交易所同样受到去年10月金融危机深化后不同程度的冲击,故可期待相对封闭的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尤其是前10个月成交量与前一两名相差不远的郑商所、上期所,其2008年的全年排名还将有所提升。 诚然,国际衍生品市场这两年进入强强合并时代,如CME去年对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收购及巴西两大交易所BM&F与Bovespar的合并,这自然削减了全球排名榜中强有力竞争对手的个数。 而且FIA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就单个品种而言,郑商所的白糖期货、大商所的1号大豆期货和豆粕期货,已稳居农产品类前三位,而去年初新上市的上期所黄金期货,也跻身金属类品种成交量4强。 日前来自新华社的有关报道则称,即将上市关系国计民生的钢材、稻谷等大品种的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虽然我国金融期货至今一片空白。 有意思的是,新年过后迟迟不见2008年期货公司经纪业务排名榜的公布。究其原因,就在于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以合规运行情况为重点,结合公司市场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制度即将施行。淡化成交量或成交额的单一指标排名,已成为新年后预示期货监管新思路的第一道风景线。 去年底证监会下发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指引(试行)》显示,对于评价类别较高的A、B类期货公司将给予创新业务试点、保障基金收取比例、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扶持措施。据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与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挂钩的创新业务试点,包括境外期货业务代理、引入期货公司全资或控股的商品投资顾问基金(即CTA)之类专业机构投资者,这将突破境内外期货市场无法正常接轨、私募期货基金难以阳光化和期货公司收入结构单一的制度性瓶颈。 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季向宇则在春节前透露,在对期货公司实现分类监管基础上,今年底有望启动期货公司代理国内企业境外期货业务的试点。且季向宇表示,启动CTA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期货相关理财产品,有助于缺乏专业人才的企业进行套期保值,这些都将明显提升期货市场流动性,并改善目前我国期货市场96.8%都是个人投资者且其持仓比重超过55%的畸形投资者结构。 事实上,与CTA配套的期货分析师制度,也已在中国期货业协会下属期货分析师委员会于日前成立后紧锣密鼓地筹划中。而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放开外资参股期货公司、银行获准成为交易所会员直接参与交易,及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试行合格投资者制度,也将成为牛年国内期市制度瓶颈突破中的几大看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