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期货视角1

钢材期货破冰 期货公司“地毯”攻势抢客户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2-27 10:27:21 来源:新浪财经

 

  “北京地区这个现象更为明显,城市本身缺少钢材生产企业,几大钢材交易市场的多为一级代理商和经销商,价格波动大,而且方向主要是向下,现货商(贸易商)的存货就更低了。”

  而乾坤期货天宏鹏则分析认为,对期货公司而言,钢材期货的上马,也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会有大量的客户和资金蜂拥进场。对上述样本调查的现象,田认为完全可以理解,“并不奇怪,任何一个期货品种的推出,都有类似的积累阶段,最后才壮大起来”。

  “任何一个期货品种,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套保需求。很多小的中间商(贸易商)贸易过程都是非常快的,快进快出,压货时间甚至可以短到一两天,稍有差价后马上转手卖出,几乎是实时询价,根本无需套保。”

  “以往每一个新品种的推出到交投活跃直至完全成熟,其间的过程和经验都需要时间来给予。新品种的推出,合约标准的制定和各种相关测试都需要时间,这种测试,都需要交给市场来验证——如2004年推出的黄大豆二号,推出之后交投清淡,等同于失败,其中虽然有推出时期产业环境等方面的客观限制,但交易规则的制定不适合生产流动企业的需要,也是导致交投清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这个市场最大的参与主体,国有企业参与套期保值仍是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的——定价机制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对钢材期货而言,大型国有钢企和钢协垄断的传统定价机制向市场定价机制转变,将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宽容的过程。”

  天宏鹏总结认为,与其说钢材期货在短时间内能给期货业界带来多大的实际利益,还不如说钢材期货的推出是对整个期货行业和金融衍生品行业的重大推广和促进。“让更多和更广泛的行业的人了解期货的作用,使更多的产业链的人了解期货,也使更多的其他行业的人对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更直观的认识。”

  谋求国际钢材市场定价权

  对于即将推出的钢材期货,西南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刘喆认为,2008年钢铁市场经历了一轮暴涨暴跌的行情,钢价大起大落直接引发了四季度全行业的连续大幅亏损,“未来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指导实际生产经营,并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收益意义尤为深刻”,“钢铁期货的推出,可以为钢铁生产企业、经销商和最终用户提供一个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的场所”。

  中原证券钢铁行业研究员胡皓也指出,“钢材期货的推出,有望改变我国在铁矿石长期协议谈判中受制于人的局面,甚至有望抢占国际钢材市场定价权。”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国,而与该地位严重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在国际上的钢材定价话语权一直缺失:铁矿石谈判难度与年剧增,钢铁企业避险工具严重匮乏,特别是在前段时间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致使钢铁企业所蒙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呼唤一个新的定价机制和风险规避市场的出现。

  此前,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前身之一的上海建材交易所、苏州商品交易所等7家商品交易所曾经上过钢材交易品种(6.5毫米线材期货),但是由于产业环境的不够成熟以及国内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交易后期出现了投机泛滥,遂被叫停。

  不过,对钢材期货的破冰,业界感到最为担忧的或许是曾经、现在亦还在使用的另一个市场——钢材电子交易市场。

  2002年开始出现的电子盘市场,由于长期弊病存在,使得贸易商的参与热情逐渐冷却,出现了惟恐避之不及者、投机成瘾者以及“主业空心化”(在个别情况下,电子盘市场曾出现给关系好的客户提供虚拟保证金、买空卖空、资金无第三方监管)等系列问题。

  某钢材贸易公司老总就表示,“我们是不碰电子盘的,闭眼的打不过睁眼的,他们(指电子盘)能看到你的底牌是什么”。而一位对电子盘接触颇多的期货公司总经理甚至自嘲,“钢铁电子盘都没个监管部门,还能不出问题?”

  同样,据记者多日调查走访发现,目前存在的电子盘市场多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公平的大型交易平台——因为规模难以壮大,又各自为战,“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兼做了期交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工作”,因此大户操纵现象就屡见不鲜了。

  记者亦不止一次地听到期货公司人员和电子盘市场的工作人员闲谈曾发生在电子盘市场的“惨烈战役”,如发生在最近的2007年末,上海某钢材企业百X,在电子盘市场与人豪赌对手盘,当时大致的价格和头寸应该在4200元左右,最后被斩,亏空上亿。

  因此,钢材期货的推出,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该市场不规范之处的一种弥补。而且,这也许将成为电子盘市场最终被取而代之的重要原因之一。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