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伦敦金属先抑后扬,2008年暴跌的情况未重演;节后首个交易日国内金属价格出现反弹,但力度明显弱于预期,11日金属跳空高开,呈现冲高回落的势头。 对于有色金属而言,目前已遭遇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放缓的“双杀”压力,我们提出的三大企稳回升的假设条件也不具备,即欧美经济恢复增长、中国经济减速势头触底和宽裕的流动性重新回归大宗商品。而欧美定量宽松没能刺激宽裕的流动性安心回流到商品市场,市场寄希望的由货币超发引发的涨势恐怕落空。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疲弱产生“双杀”效应 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意味着中国对商品的需求放缓势头也会持续。从2003年1月到2008年7月这一轮的大宗商品牛市周期主要受益于新兴国家工业化的推动,尤其是中国,然而当前的情况是,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必然伴随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外部经济不景气已对中国经济减速形成额外的压力。 目前,浙江铜材加工企业选择尽量压缩原材料库存,并且尽量做短单,按需采购,现货市场显得有些冷清,也反映了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对铜的需求似乎已经显出疲态。 而9月份,铝下游订单较8月份出现明显的萎缩,很多企业表示高铁项目暂停,商品房开工下降这都使得其在9月和10月份订单削减了一大半。 铅锌方面,环保整顿没有结束,反而蔓延到更多的地区,在上海对铅酸电池企业整顿后,重庆也于近期对涉铅企业和锌电镀企业开始环保整顿,下游企业开工明显受到影响,采购大多是按需采购。 而中国货币政策偏紧的趋势在年内估计难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下游企业的备货能力,资金偏紧也使得贸易商不敢投机囤货,维持低库存的策略。预计四季度中国对铜、铝和铅锌的进口保持相对低的增速,很难出现如国际投行预计的大规模进口的情况。 国际市场,欧美央行给市场注入的流动性被融资困难或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席卷一空,流动性至少在银行业融资问题解除前不会重新回归股市和商品等市场。 国际矿商和投行纷纷降低对金属的投机活动 伴随欧债危机越演越烈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不断攀升之际,投行已经大大降低了对年内铜等金属的价格上涨预期,并纷纷削减净多头寸和降低其间接操纵的库存量。 观察纽约铜持仓发现,国际基金对铜的投机活动持续萎靡,在9月20日当周,基金持仓首次转为净空。截至10月4日当周,纽约期铜总持仓为121499手,而年初高达16万手;其中基金净多持仓由年初的3万手以上突然转变成持有净空3418手,暗示基金也对铜和经济的前景转入悲观,基金对铜的投机活动几乎冻结。 8月份国际投行看好中国控制电解铝产能扩张和电力紧张的双重题材,纷纷增大对铝库存的持有,伦敦电解铝库存一度逼近2009年的高点470万吨。而9月份开始,伦敦铝库存开始持续下降,目前已经降至454万吨左右。 而国际矿商也对铜价预期下降,全球最大的铜矿商Codelco将下调2012年欧洲铜升水,较今年下降8%,预计在90美元/吨。预计在10-11月陆续敲定的发往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到岸升水也将下调。 欧债危机加剧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欧债危机实际上已触及到了欧洲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问题,当前危机属于国家公共部门债务危机,私人部门危机可以通过公共部门买单,而公共部门的危机却没人买单,因而若要得到实质性解决,必须投入更大资源与时间,由此欧债危机的持续性时间可能更长。 总之,目前有色金属遭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减退的“双杀”压力,短线技术上的超跌反弹难改中期的弱势格局,最乐观估计在低位震荡寻底,以时间换空间,但不排除债务危机蔓延和欧洲银行业危机爆发引发的新一轮抛售。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