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标准合约、兔毛电子交易所……在今年期货市场成交萎缩,行业发展并不景气之时,这些颇显异类的大宗商品交易,却表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仅今年前9个月,国内新成立的大宗商品电子盘交易机构就达58家。是什么让各地对这种交易形式趋之若鹜? 电子盘市场已逾300家 10月21日的天津保税区,生意社主办的2011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上,云集了国内上百家电子交易市场的200多位人士。金银花标准合约、酒类交易所……在这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大宗商品交易”宣传资料。“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见不到。”慕名而来的投资者李延方对记者感叹,这些五花八门的商品品种竟然能被用来做交易投资。 据生意社在此次论坛上发布的数据称,2011年我国大宗商品年交易额将超10万亿,相对去年增长20%。目前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总数已逾300家,主要交易品种200余个,涉及农副产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各产业领域,辐射28个省市自治区。 中塑在线总裁戴伟忠在此次论坛上称,去年该交易平台塑化品成交额是800亿元,在90年代中期该平台成立之初,这一数字仅为9亿元。对于一家民营机构来说,十几年几乎百倍的增速也堪称迅猛。“‘中国制造’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促使市场去寻求一种更能大幅促进商品流通功能的市场形式,这是电子盘交易市场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生意社社长朱小军认为。 市场发展缺乏规范 虽然大宗商品电子盘市场发展迅速,但这个市场目前全部的监管办法仅来自2003年国标委出台的一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且主管部门也不明确。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监管滞后,该市场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隐患。“华夏鲜活商品交易所事件”、“嘉兴蚕丝绸事件”、“高德黄金事件”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一位参加本次论坛的业内人士认为,可以将这个市场理解为大宗商品的“淘宝网”,买卖双方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商业伙伴,达成供销意向,也就是B2B。当通过这个平台销售的商品达到标准化、合约化乃至金融化,在有足够市场参与基础时,就可能通过集合竞价的机制撮合成交,形成统一价格的电子盘交易市场。“交易的人多了,手续费收入就高了,电子盘交易所同时也掌握供需渠道,一些电子盘甚至扮作‘做市商’从中盈利。”某电子盘交易所负责人私下对记者表示,“一个既是球员又当裁判的市场自然难言规范”。 广东浆纸交易所的营运总监唐以典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电子交易市场主要收入来源是手续费,但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很难支撑市场的长久发展。因此这个市场也在寻求“业务创新”,比如为交易双方提供仓储、运输、质检等增值服务,甚至贷款担保。对于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和规则漏洞,唐以典坦言,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游戏规则,这种“创新”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问题再修改完善。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认为电子盘市场存在盲目攀比扩张、违规炒作过度投机、交易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交易制度不规范、商品存贮不安全、交易市场股权和公司结构不合理等风险。“做好这个市场应在明确监管部门、规范监管制度的基础上,采用‘三率一统’的制度,即对电子交易市场的保证金率、交割率、持仓率和统一结算制度规定硬性指标。” 我的钢铁网总裁朱军红认为,电子盘市场要健康发展,必须明确其服务现货企业的定位。“期货市场更多的是依靠其价格机制和金融属性帮助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电子盘市场则应该立足于现货,服务现货市场和大宗商品流通。” 电子盘市场凭什么招揽客户 虽然电子盘市场在制度和机制上还不规范,但仍有不少投资者钟情于电子盘交易。一些电子交易平台为了发展客户,甚至在期货公司营业部周围网罗客户。一位郑州的期货投资者甚至称,周围有些人宁做电子盘也不做期货,至于有没有风险要看运气。 既然这个市场发展还不规范,为什么依然能吸引不少投资者的关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电子商务平台除了对现货产业货物供销提供便利之外,其灵活的交易模式、丰富的品种选择和小型化合约设计对中小投资者也具有吸引力。 “在期货市场抑制过度投资的背景下,今年市场成交萎缩明显,但电子盘市场并不存在这一问题。”对电子盘颇感兴趣的期货投资者郭先生认为,一方面在目前期货市场制度和机制下,除一些“懂行”的散户敢于参与期市交易,没有阳光化的专业机构能帮助普通投资者涉足期市,而参与电子盘市场的投资者多是对某个品种的现货供销比较熟悉,因此敢于参与。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期货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且一些品种的“大合约”设置也迫使一些投资者转移视线。以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品交易所推出的甲醇电子盘合约为例,该品种的交易单位仅为1吨/手,最小变动价位为5元,交易手续费为1元。相比即将上市的甲醇期货,这种现货电子盘交易显然更为“平民化”。 一些参会专家认为,电子盘飞速发展壮大,说明市场和资金有需求,但实际上也反衬了我国期市存在的一些问题,客观上倒逼国内期市制度创新。胡俞越称,在这种情况下,期市需要积极开发新品种,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降低套保成本和市场门槛。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