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附属

扩容推动期货业跃上新台阶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4-27 15:07:11 来源:证券时报

  自2004年“国九条”发布至2008年底,我国期货市场先后推出了燃料油、棉花、白糖、黄金等11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品种,今年以来,钢材期货与早籼稻期货也顺利上市,使目前交易的期货品种达到19个。如果再加上刚刚获批尚未挂牌的PVC期货,可以说中国期货市场的品种体系已经极为丰富。

  2009年3月27日、4月2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两声锣响,钢材期货、早稻期货成功上市。再加上5月份可能推出的PVC期货,这样,国内3家商品交易所今年之内分别完成了一个新品种的上市工作。其中,稻谷期货的上市标志着我国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期货的品种体系已经基本健全,而钢材、PVC期货的推出,也进一步壮大了工业品期货的队伍。目前,三个交易所上市品种达19个(其中,黄豆一号、二号算一个品种,强麦、硬麦算一个品种,螺纹、线材算一个品种)。

  可以说,从2003年强麦期货上市开始掀起的这波期货品种扩容大潮,正是推动我国期货市场连续多年大发展的主导因素。

  六年扩容之路

  自2002、2003年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在“稳步发展”的指导思路下,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2003年强麦期货获准上市,而从2004年“国九条”发布到2008年底,我国期货市场又先后上市了燃料油、棉花、白糖、黄金等11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品种。今年以来,钢材期货与早籼稻期货分别顺利上市,使目前交易的期货品种达到19个。这19个品种中,只有6个品种是在2002年以前就已经存在的。如果再加上刚刚获批尚未挂牌的PVC期货,可以说中国期货市场的品种体系已经极大的丰富。

  回顾2002年之前,当时三大商品交易所的上市品种可谓屈指可数,基本上是“一、二、三”的配置,即,郑州商品交易所只有硬麦期货一个品种,大连商品交易所只靠黄豆和豆粕(资讯,行情)两品种当家,上海期货交易所稍好,有铜、铝、天然橡胶(资讯,行情)等三个品种。由于品种有限,期货市场发展规模受到了限制,投机资金主要在黄豆、天胶反复炒作,而机构、现货商自己由于品种过少而没有介入欲望。

  而从2002年之后,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数量经过几轮扩容,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如今的19个,两轮扩容潮为今年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期货品种的不断扩容,期货市场成交量也显著攀升。数据显示,2004年,三大期货交易所全年成交量为3.05亿手,成交金额14.6万亿元,到2008年这两项数字高达13.6亿手和71.9万亿元,发展速度可谓相当惊人。

  仔细研究发现,从2004年到2005年,由于品种扩容步伐力度不大,市场成交量还有起伏。但是从2006年开始,随着扩容步伐的加快,配合全球商品市场投资热潮的涌起,整个期货市场实现连续三年高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总结六年扩容之路新品种上市进程和市场表现,可以发现,拥有良好现货基础的品种往往是表现最好的品种。2004年棉花、燃料油、玉米和2号大豆的上市,将当年国内期货市场的总成交额推上14.7万亿元的历史新高,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分别找到新的成交量增长点,即燃料油、玉米,其中玉米曾一度以96万多手占据持仓量第一。2006年白糖、豆油相继挂牌,2007年3月、6月,锌和菜籽油的先后上市,其中,白糖迅速成为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当家品种,成交量跃居各品种之首。

  今朝布局成形

  正是通过几年的期货品种扩容之路,国内期货市场成交不仅快速增长,在全球期货市场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占全球26%,尤其农产品期货交易量占到全球的49%。目前全球成交量最大的10个农产品中,有6个来自于我国期货市场。而2008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持续蔓延,但我国期货市场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全年成交金额达到71.9万亿元。

  随着2009年钢材、稻谷和PVC期货的上市,目前国内商品市场的布局已经基本成形。在农产品市场方面,此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小麦(资讯,行情)、稻谷和玉米中,仅稻谷尚未开展期货交易,其缺乏类似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全面、公开、权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套期保值手段。但稻谷却正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此次早籼稻期货上市,不仅意味着三大粮食作物全部有了各自的期货品种“风向标”,同时也表明,包含全部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及相关产品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