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部分农产品价格暴跌,棉农心里一本账 “你要,你拉走啊。赔钱我也卖了。”山东夏津一家棉厂的负责人张长宝在接受记者采访间隙,当起了推销员。 在这个农业大省,去年价格飙升的一些农产品“明星”再次坐上了过山车,只不过这次是向下。 从棉花到生姜,一些农户在谈及价格下跌时,都大呼看不懂。 一桩桩赔本买卖背后,市场供求关系已经不是唯一的原因。 发呆的收购者 在山东棉花主产区德州市,本报记者发现,一些棉花收购点已经陷入瘫痪状态。 昨日上午,当本报记者采访德州市夏津县大刘村的农民刘仁时,他正在采摘成熟的棉花。 棉花是次第成熟的。从7月份第一批棉桃开花可以采摘开始,刘仁已经在棉花地里奔忙了近4个月的时间。 然而,每次摘花,都让他心里哇凉哇凉。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山东棉花价格创近10年新高”的消息正在刺激着市场的神经。 当年10月中旬,山东籽棉的最高报价达到5.8元/斤。 如今,一些地方的收购价格已经跌去了一半。 刘仁告诉本报记者,他去年种了7亩棉花,收获籽棉3300斤左右。他很庆幸自己在高点将收获的棉花全部卖出。 “我去年卖的价格是6块多/斤,也不是我会掌握时机,而是当时家里缺钱,就卖了。没想到卖了个好价钱。”刘仁告诉本报记者,从去年9月到今年同期,棉花价格在大幅波动,最低的时候只有3块多。 “村里人看到价格涨的时候都不想卖,后来看到价格降了,大部分以3块到4块的价格卖了。”刘仁说。 截至10月26日,山东省的籽棉采摘进度已超过90%,但“棉农惜售情绪较浓,棉企收购进度缓慢”的说法频频见诸媒体。 刘仁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棉厂开秤收购棉花,价格是四元多,每亩棉花的成本在六七百元,这不包括人工。 本报记者了解到,山东一些产棉区采摘人工费从去年的每公斤1.2元上涨到1.8元至2.6元不等,仅人工费一项,就使得棉农每亩收益减少300元左右。 刘仁同时表示,因为8月份的连续阴雨,亩产由450斤左右下降到不足400斤,并且棉花质量下降,卖不上去价。总体算起来,不赔本就算不错了。 据一名农户介绍,一亩地化肥农药种子等花费需要500元,每亩土地承包费用500元。如果按照每斤四元的价格,一亩地棉花只能卖出1400元,如果再请人采摘,几乎没有利润可言。 本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同期,大刘村棉农所产的棉花至少售出了三分之一,而今年几乎一点未卖。 在夏津县的公路两旁,到处可以看到地里白花花一片,往年此时棉花基本可以采摘结束,但今年棉农甚至缺少了采摘的热情。 同样的困境出现在了棉花收购加工商面前。 当本报记者见到张长宝时,他正在发呆。从9月份开始开秤收购棉花,他只收了20吨左右。现在棉花就堆在他办公室后面的场地上。 去年的这个时候,棉农排队售棉,今年,只有他雇的几个伙计在厂门口的小桥上晒太阳。 “收了就赔,价格一直在跌。现在夏津县所有的棉厂都停止收购观望。”他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差不多赔了七八万了。” 农产品价格整体回落 雨水过多、人工费上涨、售价下降,这是让棉农揪心的几个因素。 姜农、蒜农同样笑不出来。 本报记者在莱芜市一些姜农处了解到,去年生姜每斤能卖四五元,今年只能卖三四角。 姜农李某告诉本报记者,去年收姜的似乎要多少钱有多少钱,价格也不在乎。 让他疑惑的是,今年怎么就没有人收了呢? 一个值得关注的插曲是,按照山东农业部门的说法,当地蔬菜价格的跌幅并没有外界想象的“恐怖”。 这缘于一项数据乌龙。 本周,“山东蔬菜价格同比下跌92.08%”的报道抢占了媒体版面。 本报记者昨天登录山东农业厅网站发现,一份来自山东农业信息中心的更正公告显示,因有关人员工作疏忽,蔬菜价格下跌幅度计算错误,实际下跌幅度应为25.59%。 根据当地对35种蔬菜价格的监测,10月24日~30日山东蔬菜批发平均价格为2.39元/公斤,已连续4周下跌。 与上年同期相比,蔬菜批发价格更是下跌25.59%。 相对于92.08%,25.59%的跌幅不再刺眼,但一些蔬菜品种的单个跌势同样刺激着市场的神经。 其中,生姜、大蒜价格的同比跌幅均超过70%。 市场关注的是,这个农业大省的部分农产品跌价之势是否会蔓延。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2011年10月11~20日)显示,7种蔬菜的价格较上一个10天周期都呈下跌,只是幅度较小。 据商务部1日发布的“商务预报”监测,上周(10月24日至30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回落。 其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下降2.2%。 农产品分析师表示,受季节性因素和政府一系列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措施影响,近期食用农产品市场供应整体呈现恢复性增长,价格上涨势头得到遏制,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三周回落,猪肉、蔬菜、鸡蛋等主要农副产品齐降价。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