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本轮钢铁市场寒冬属中国 经济下滑拖累需求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11-03 09:42:50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赫荣亮

钢材市场有着传统的“金九银十”说法,秋季施工黄金时节,工程企业加快施工,钢材市场消费迎来一轮旺季。

但刚过去的九十月,钢厂、贸易商感到出奇寒冷,钢铁行业遭遇减产降价,武钢、沙钢等主导钢厂连续下调出厂报价,市场提前进入冬天。据商务部商务预报监测,上周(10月24日至30日)国内钢材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6%,钢材价格已经连续十周下跌,比8月中旬下跌9.4%。另外,中钢协数据显示,10月中旬其重点企业粗钢产量1558万吨,全国估算值1799.7万吨,日产量分别为158.5万吨和179.98万吨。目前全国钢铁产量,与上半年相比降幅达到一成,钢铁产能严重受到抑制。

这轮钢铁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行,是基于中国经济周期而调整的结果,反映出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导致钢铁需求回落。经济危机后,过度宽松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放大量信贷,促使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同时,也为后期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一轮经济扩张后,走向收缩,财政、货币政策的重拳,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宏观经济周期性特征,令中国经济进入了一轮深幅调整期,中国经济经历阵痛,钢价的调整也就到来了。

虽然难以避免经济下滑,但社会对政策抱有太多憧憬。在去年十月份,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走入尾声,钢材市场开始押宝保障房建设。国务院推出大规模保障房计划,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一度成为钢材市场的重大利好,有测算1000万套安居房建设,按每套60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也需要3万亿投资。但事实表明,这仅是画饼充饥。保障房建设,中央与地方分歧大,以至于社会上调侃道,打个桩挖个坑,算是保障房开工。保障房磨洋工,而造船、机械等行业的用钢需求大幅回落情况下,钢材消费缺少了支撑,价格出现跳水。

这轮钢市寒冬属于中国。当我们高谈阔论欧债危机、美国国债债台高筑时,忽略了自身的危机,近期有中国出手救欧洲的舆论,似乎欧美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欧美钢材市场表现相对稳健。近期国际钢市有两个特点,一是价格没有中国般的垂直落体式下降,另一个是产量保持平稳。欧洲、美国和俄罗斯的钢材市场运行较为平稳,价格基本保持平稳。10月28日,CRU全球钢铁价格指数报199.9点,虽较9月景气时节有所回落,但与8月中旬相比保持平稳,其中北美市场钢价指数上涨2%,欧洲市场指数下降5%。

另一面,国际钢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世界钢铁协会统计,9月份全球64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236亿吨,同比增长9.7%,环比下降0.5%;但在扣除中国产量后,9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6686.7万吨,环比增长1.6%。

与国内认识相左,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却成为9月份全球钢铁产量新增的亮点,欧盟27国的9月钢铁产量达到1497万吨,环比增长18.7%,普遍不被看好的“欧猪五国”中,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钢铁产量环比增幅分别达84.2%、23.7%和365%,同比均实现了正增长。北美地区钢厂产能释放保持平稳,10月末,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2.5%。另外,临近11月,安赛乐米塔尔等大企业宣布将削减欧洲地区产量,但笔者预计,其后期减产力度将小于中国钢厂。

欧盟的钢铁产量增长,意大利等国的制造用钢需求上升,表明欧洲虽受债务危机困扰,金融领域表现较差,但实体经济开始逐步恢复,制造行业开始出现回升势头。

国外市场隐现春意,但中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寒冬。企业处于低利润率阶段,甚至低于银行存款,中钢协统计,1—9月,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99%,钢协内部人士预计,行业内钢铁主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5%左右。钢材作为重要基础材料,价格涨跌,直接体现了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正是经济的回落,暴露了国内钢材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相对低迷,2011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但从大趋势看,中国经济凭借惯性,终将走出周期底部。随着物价回落预期,政策微调预期增强,持续偏紧的信贷政策也将逐步松动。借用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钢材价格的底部调整,将随着经济周期走出低谷而出现回升。

作者系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研究员

责任编辑:伍宝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