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全球衍生品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根据相关口径统计,截至2009年年末合约面值达636万亿美元,但仅有3.4%是通过交易所交易,其余都是通过场外柜台交易(OTC),其透明度和合理性一直备受市场质疑。这期间全球衍生品市场上出现较多企业套保失败的案例(2008年为集中爆发期),国内相关案例也为数不少,巨亏的原因基本都是遭遇到了海外基金的埋伏。 2. 期权陷阱。确切地说期权陷阱是卖出看涨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存在无限亏损的风险,对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实力和定价能力要求非常高,而权利金是迫使国内企业选择具有潜在无限亏损风险期权的关键因素。衍生品交易制度规定,买进看涨期权或是买进看跌期权的投资者需要付出权利金,得到主动行使期货合约的权利;而卖出看涨期权或是卖出看跌期权的投资者得到权利金,但要被动执行并履行期货合约的义务。也就是说,一旦投资者卖出看涨期权或卖出看跌期权,就等于在期货供货合同上签了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转为期货部位再执行交割。实际上,选择卖出期权并非国内企业套期保值策略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弥补买入期权头寸部位上所付出的权利金。海外投行正是抓住了这点才得以暗算中国企业。 3. 定价权之争导致错误的套保组合。无论国储铜事件还是东航和国航套保门,中间折射出中国在铜和原油定价能力上的薄弱。我们知道欧式期权不能提前履行期货合同,对于国内企业参与境外套保策略来讲,原则上是不应该卖出看涨期权或卖出看跌期权(存在不能履行期货合同的能力),然而买进看涨期权或买进看跌期权拥有的是权利而非义务,在操作上要容易很多。简言之,国内企业利用海外衍生品市场实现套期保值策略应当是买进看涨期权或是买进看跌期权,而非卖出看涨期权或是卖出看跌期权。 为何中国企业屡屡挫败于海外衍生品市场?从中航油事件和国储铜事件来看,供求关系的判断失误是其中一方面原因,而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海外衍生品市场内在运行特点缺乏深刻理解以及缺乏制定相关套保策略的必要知识。 1.市场供求关系的判断失误。自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WTO之后,世界经济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下,出现了新一轮的恢复性上涨。由此导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需求紧张,价格不断走高。国内不少大型企业出于规避价格异常波动风险的目的,想通过参与海外衍生品市场来锁定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市场供求关系的错误判断加上未能正确理解衍生品市场内在运行特点,导致建立错误头寸而暴露巨大风险敞口,最终被海外基金逼仓构成巨额亏损。 2.有效监管的缺失。海外投行给中国企业的授信交易造成了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在资金源头上未能有效控制国内套保企业的风险。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有两点非常值得关注:第一,中航油卖出看涨期权的对手是高盛、巴克莱、三井住友、标准银行等一些长期浸渍于衍生品市场的老牌金融机构。第二,中航油掌握交易核心机密的交易员均是外籍人士,来自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像这种核心机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运作,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也很少出现。在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一般都是美国人。 3.错误的衍生品套保策略。以上企业构成巨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选择了错误的期权套保策略,无论是卖出看涨期权还是卖出看跌期权,合约背后承担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同时潜在的亏损风险也是无限的。一般作为期权卖方需要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与相当强大的资金实力,或者手中正好具有充足的对应资产可以履约。显然,这些条件是中航油等企业所未拥有的。 1.健全内控,规范执行套保业务。企业套期保值的目的在于规避价格风险,锁定成本,而不是进行期货投机,赚取风险利润。因此在执行套保业务期间,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量的适当比例进行套保业务,谨慎操作,动态监控,不能轻易逾越套保规模。另外,评价企业执行套保业务的标准并不是期货头寸是否盈利,而是是否真正实现了风险的规避。 2.强化监管,明确信息披露义务。金融衍生品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强化监管需从企业自身内部行为与外部监管手段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知识的培训与了解,并加强对衍生品交易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能力,尤其应加强衍生品交易的内部风控制度的建设与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企业运用衍生品套保行为的监管。首先应加强企业对衍生品交易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披露要求,监管框架应当涵盖衍生交易市场风险的定量、定性信息披露与前瞻性信息披露。 3.期货专业人才培育。从事套保业务的企业应建立起专门的期货业务团队,由企业自身的期货专业人员对套期保值方案设计、风险控制进行审核,避免掉入海外投行设置的陷阱而出现巨亏。目前国内企业对海外衍生品市场了解较少,缺乏专业人才,不少企业将套保方案的设计全权外包给投行。殊不知国际投行在向国内企业推销套保方案时,除了在合同中约定常规的套保产品外,往往还附加了一些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如果企业缺乏期货专业人才,而贸然采用这样的套保方案,企业自以为在做套保,但事实上却是在做投机,从而为巨额亏损埋下了隐患。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