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附属

交易难做但有别样收获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12-30 09:27:22 来源:期货日报网
2011年,在期货市场抑制过度交易措施持续的背景下,交易成本提高、做单难度加大成为投资者的直观感受。但也有一些投资者认为,这样的经历反而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

投资者做单遭“两头堵”

2011年做单究竟有多难?在本报今年组织的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上,轻量级组最终盈利账户占比为30.79%,重量级组为39.48%,明显低于去年两个组别42.9%和46.4%的盈利账户比例,从中可见一斑。

“今年期市行情的一大特点是‘洗盘’太厉害,稍不留神就会被清理出去。”上海某私募基金操盘手郭先生对记者表示,受今年宏观形势不佳影响,

各品种走势整体疲软,而比行情更脆弱的是投资者的心态,恐慌性集中抛售多次出现。郭先生称,在这种行情中,仓位过重或者止损不利的交易可能很快被市场吞噬。

“我觉得这一年我的交易水平在长进,但收益却在下降。”今年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轻量级组亚军汪星敏感叹道。汪星敏称,在交易成本高企的情况下,自己今年很吃力地实现了盈利。“今年我的交易成本比往年提高了几倍,在行情好的时候影响还不那么大,但在做得不好的时候就成了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汪星敏认为,今年在一些期货品种保证金提高或合约规模扩大以后,市场流动性受到了影响,这是今年行情急涨急跌的原因之一,普通投资者面对这种情况更难应付。

外盘并非“避风港”

国内市场不好做,一些投资者今年开始转战外盘。据一家外资期货公司驻中国机构的董小姐介绍,内地投资者对外盘的关注度从年初就开始升高。“以往外盘期货的交易成本大约是国内的2—3倍,但2010年国内交易手续费双边收取以后,外盘交易成本只是略微偏高。”

山西的一位“老期货”刘先生今年兼做了些外盘品种,但只交易了4个月。对比内外盘交易,他表示,虽然外盘交易成本还是稍高于国内,但行情的连续性更好,较少出现跳空走势,因此比较适合做趋势交易。“不过做外盘除了支付交易手续费外,凡是需要服务的地方都得另行收费,比如电话报单和交易软件使用等,如果账户长时间没有交易还要另收账户管理费。”他表示,对于陌生的市场,自己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之受到全球曼氏金融破产事件的影响,已经暂时撤出。“总体虽然亏了一些,但是为了避免更大风险,就当交学费了。”

某私募交易员今年曾代理客户资金涉足外盘期货,他称,全球曼氏金融破产事件之后,不少投资者要求撤资,这时只能少赔当赚。“其实大多数国内投资者并不适合做外盘。”这位交易员称,敢于通过代理机构涉足外盘的,基本都具备了一定投资经验和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较强。由于还没有参与外盘期货的官方途径,目前的代理渠道鱼龙混杂,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权益难以保障。“并不是国内不好做,到国外就可以捡钱的。”

挫折中收获经验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今年的交易之路虽不平坦,但总会有一些收获。

一位各项期货实盘大赛的常客告诉记者,自己周围的朋友基本都是期货圈里的一线交易员,但绝大多数都对各自今年的操盘表现不满意。“连交易高手都不满意自己的交易,那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今年就算做得不好,也不用太质疑自己的能力,这是环境使然。”

上述私募操盘手郭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今年曾经带着一个年轻人做单。“起初他做得很好,但三季度在白糖品种上遭遇了几波反复,止损又出了问题,结果赔了不少,赌气就不再做交易了。”郭先生感叹,这个具有很好潜质的年轻人如果坚持下来,很可能成为优秀的交易员,或许是开始太顺利才导致后来在面对亏损时心态出现问题。“看来做单也不能太顺,没有挫折就不能成长,关键是要在挫折中及时总结,保持信心。”

作为职业投资者,汪星敏虽然对自己的表现不甚满意,但他认为在这样困难的局面中学到了新东西。

“今年行情大势和我的预期相似。”汪星敏在总结时认为,盈利未达目标是由于在交易细节上出现了问题,在做空时没能正确处理利好,“比如11月30日,国际六大央行联手救市,虽然最终价格还会往下走,但利好传来时市场短期面临反弹,市场节奏的变换对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可能是今年多数人看对方向却很难赚钱的原因”。汪星敏称,经过今年的锻炼,自己已经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也许明年我在参加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时会面貌一新”。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