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国内甲醇市场可谓独挡一霸,无序套路出牌。自年初起始,其国内甲醇人民币价格走势一直维持箱式运动直年中时期,其价格波动空间甚是有限。而后的市场受预期金九银十以及美金盘走高、电价上调以及节能减排的政策面导向出台,促使国内甲醇行情自7月份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9-10月份的甲醇价格出现震荡上涨及缓慢下跌的格局,其国内供应水平延续充足状态。不同于往年的是,国内甲醇传统的冬季行情好转冲高现象并未在今年凸显出来,一反常规的跌势不断。其原料煤及天然气的供应萎缩以及雨雪天气的外在因素影响,均未能提振甲醇行情,究竟年内影响因素在哪? 一、 2011年供需格局持续失衡、新兴下游未能提振市场 2011年国内甲醇产量达到2000万吨略高,其进口量大致在550万吨左右,出口量仅在4.5万吨上下,可见国内甲醇的表观消费量在2500万吨上下,较去年有明显增长。尽管如此,下游二甲醚以及甲醇、冰醋酸的投产速度始终远远不及甲醇产能的扩充。其年内新兴下游甲醇制烯烃投放4大厂家的装置,对西北一带甲醇货源构成一定影响,其波及面并不广泛。 此外,2011年国内甲醇企业整体开工负荷平均在58%左右,较去年提升了7%。2007年时候,曾有人预计甲醇会跌到1000元/吨以下,但后来并没下滑至此价位。原因在国内石油炼化价格经常倒挂的现象,导致甲醇被大量用于掺混成品油以降低成本,每年有近1000万吨甲醇不知去向,算是行业半公开的秘密。其次传统下游甲醛对原料甲醇也相继能够起到明显支撑作用。2011年甲醇汽油推广明显提速,但依旧受到国家政策及市场弊端的认可度限制发展速度。 二、 2011年成本因素支撑脆弱甲醇行情 2011年,煤炭价格持续保持高位,电价年内两次上调,很大程度上对甲醇企业生产成本起到拉动作用。目前内地甲醇企业完全生产成本在2300-2500元/吨之间,其原料煤炭需外采的为主。按今年甲醇的市场价格,绝大多数生产企业能够保证利润。其盈利时间段长达7-8个月之久。而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成本在2000元/吨附近,焦炉气略低。但从今年2月份开始,美金盘倒挂国内市场价格的现象尤为严重持久,其倒挂200-300元/吨实属正常。多数商家寄希望于深冬季节到来后的原料供应萎缩刺激行情上涨。但下游需求持续的偏淡状态,根本无力提涨庞大的甲醇市场。 三、 发展方向明确、新兴下游成主导方向 据隆众资讯测算,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所需投资180-190亿元,煤炭资源315万吨,耗水2700万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330万吨;甲醇制烯烃是略有盈利,而石油化工则会略有亏损。故明年的甲醇烯烃项目是否能够宽幅明显比例的攀升,以此来消耗甲醇较为庞大的产量,诸多阻挠和市场平衡点的寻取,仍需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另一新兴的下游甲醇制汽油也在缓慢发展中得到市场一定关注度。其主要原理为:甲醇分子中含氧量高达50%,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少于汽油,燃烧迅速。甲醇燃烧后的体积增大率高于汽油,有利于发动机功率的提高。由于富含氧,甲醇燃烧可减少尾气中的CO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但未燃烧完全的甲醇及氧化生成的醛类排放量比汽油有明显的增加。 甲醇的沸点比汽油要低,易于蒸发,在夏天或热带地区应用时易产生气阻。但在春秋两季,由于温度较低,甲醇作内燃机燃料时基本不产生气阻问题。在低温条件下,甲醇的汽化性变差,因而冷启动性能差。甲醇的汽化潜热大于汽油,在汽车发动机的汽化器里形成的混合气燃气浓度降低,不便于启动加热。另一方面,甲醇汽化潜热大,可以降低进气温度从而提高充气效率,还可改善燃烧后发动机内部冷却条件。甲醇热值低于汽油,若燃烧产生同样的热值,甲醇耗量约为汽油的2倍。但甲醇在理论空燃比下形成的混合气热值与汽油相当,因此若供给质量合适的混合气,并不会影响发动机功率的输出变化。 两大新兴下游的发展格局是否能够支撑甲醇庞大的工业用量,2012年我们依旧拭目以待。中国甲醇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2006-2010 年中国甲醇产能平均利用率在51%左右,自2008 年4 季度以来,受进口甲醇冲击影响,中国甲醇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2009 年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仅30%左右,利用率下降到近几年来的最低点。自2009 年6 月24 日甲醇反倾销立案后,甲醇产能利用率回升,2010 年甲醇产能利用率达到51%,而到了2011年,产能利用率小幅上升至58.1%。甲醇传统下游装置的增加已无力支撑目前现有的甲醇产能,现有的开工负荷有足够的上升空间,预计明年国内甲醇企业整体平均开工负荷依旧不会上冲至6.5成以上,多维持在6成左右震荡。 而2010年国内传统下游方面,要数二甲醚相对向好。据隆众资讯目前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液化气整体均价在5960元/吨左右,而二甲醚的均价为4365元/吨,差价在1595元/吨左右。而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整体上行,促使作为下游产品的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导致居民成活成本不断增加,从而使得价格较为低廉的二甲醚有了市场前景。但同样价格低廉、清洁型的燃气产品不止只有二甲醚,还有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天然气。而二甲醚的另一优势使其在市场更具备竞争力。近几年来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不断实施,天然气越来越被民众接受和认可;但心细的人不难发现,天然气的输送成了制约其发展绊脚石。目前国内天然气的输送方式基本依赖于管输,欲要大范围普及需要大量的施工,还有后续的维护。 四、后期中国进口量增加的同时,国内自给率同步上升 2010年,国内甲醇自给率上升至74%,国内产能及产量于2012年或将持续呈现走高趋势。尽管从2008年起,中国甲醇进口趋势于目前已处于稳定局面,尽管2011年甲醇倒挂现象自2月份开始延续至今。从目前的甲醇局势及后期发展方向来看,进口的巩固格局并未有减弱迹象。但从近两年的国内甲醇产能以及进口依存度、国内需求量来看,中国甲醇进口量增加的同事,国内自给率同步上升。米雪预计,2012年中国甲醇自给率或将上升至76%左右。 五、甲醇期货或将于后期具有指引性 隆众资讯米雪认为“甲醇期货于2011年12月28日上市后,截至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指导性作用,其盘面的僵持格局以及未见成交量的放出,多侧面烘托出甲醇行业的脆弱性及导向性。但从长远方向来看,在我国开展甲醇期货交易,一是有利于优化甲醇的价格形成机制,指导甲醇上下游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促进甲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供求平衡;二是可以为甲醇的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风险控制手段,推动相关行业的稳步发展;三是有利于以市场化手段促进国家甲醇产业政策的落实。在交割厂库的指定上向大型企业倾斜,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促进甲醇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六、未来甲醇成本决定价格或将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从原料天然气方面来看,2010年三月份,作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日本核事故后对天然气需求量暴增,由此引发全球抢购热潮,刺激价格一路狂飙至年内最高点,也使持续低迷的LNG船舶市场前景大好。据相关数据显示,约90%的闲置LNG船舶已被各国进口商订购一空。另一方面,核事故后各国转而看重发展非核能源,因此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其中。 需求方面,预计未来以中国及日本为首的亚洲板块增速最快,北美及欧洲国家增速将有所放缓。供应方面,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卡塔尔国内第14座LNG生产厂目前已着手建设;澳大利亚也将有8个LNG项目在建,不仅更好地满足消费国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全球LNG船舶市场前景持续火热。 另一大甲醇原料煤炭,不得不说的是,2012年我们看好无烟煤。 从资源角度,无烟煤仅占全国煤炭资源的12%,其中优质无烟煤仅占无烟煤储量的1/6,非常稀少。进入2011年以来,一方面受国际化肥价格上涨影响,无烟煤下游尿素行业盈利改善,另一方面,国内优质无烟煤供给增速非常缓慢,预计2012化工用优质无烟煤供需缺口仍将存在,煤价仍有望上涨。四季度和一季度也是尿素储备旺季,而无烟煤也不受发改委动力煤限价影响,值得我们长期看好。据隆众资讯统计,2010年全国煤炭生产32.35亿吨,煤炭消费达到31.15亿吨,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76%和69%。受煤炭库存、煤炭进出口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平衡差额呈波动性变化,其中2001年至2010年平衡差额相对稳定,均值2.53亿吨。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我国煤炭基本上实现供需平衡。 米雪认为,国内电价及水价、原油促使的交通运输价位的上涨,或将在未来3-5年内使得甲醇国内成本依旧处于震荡上行的趋势。 综合来看,中国甲醇的价格后期长达3-4年的时间内,或将成为亚洲甲醇的风向标之一,且整体长线走势呈现上浮趋势。大环境的压制或将导致甲醇后期的投产处于僵持且空挡阶段,且投产装置多逐步转移为大型装置化。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