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抓住克制寒冬的三个法宝 等待春天的信号弹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8-12-29 10:08:04 来源:东方财富网

  无论次贷危机的第三只脚存不存在或者是否会在明年踏下,次贷危机演变成的经济危机已经彻底改变了2008年全球经济曾经的“繁花似锦”,大宗商品泡沫破灭引起的产能过剩和需求大幅萎缩之间所形成“鸿沟”将全球的主要国家纷纷拉入通缩和衰退的泥潭。随着明年外围经济的进一步恶化,中国经济的很多层面可能继续受到冲击。

  面临三个忧虑

  “次贷危机的影响将继续向中国实体经济传导,中国具有的特殊性就是贸易依存度相当高”,长江证券策略分析师时伟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在65%左右,明年企业的订单数量很可能比现在还要恶劣,整体的订单数量可能比2008年下降40%或50%”,时伟翔说。

  房地产市场在明年将面临调整,这表现在三个方面,时伟翔说:“热钱是最近几年一直提到的话题,但是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到底有多大”,热钱在房地产价格泡沫中占多大比例也很难统计,但热钱撤离肯定会冲击市场。其次,房地产市场调整中存在着相当强大的三股博弈力量使得市场调整的时间仍然不明朗。最后,在经济的上行过程中房屋市场所引发的泡沫会使得通胀更加高涨,同样地,在经济的下行过程中,泡沫的破灭也会引发物价的大幅下挫。“因此明年我们认为整体经济还是偏向一个通缩的情况”,时伟翔说。

  另外,他还表示,从统计上来看,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会滞后1年显现并可能在明年第四季度对经济形成冲击,这将成为2009年经济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应对通缩的三个“法宝”

  明年经济整体如果继续在一个低位运行,实际GDP的增长将低于潜在的增长率,通缩似乎也会继续伴随着我们,“第三只脚”的影响到来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在通缩之下首先还是现金为王,因为通缩首先表现为整体物价的下降,CPI和PPI等整体物价指标在7月份之后都有大的回落,尽管也伴随着银行的降息,而实际利率已经由负变正。在这种情况下持有现金特别是在通缩预期下持有现金将非常安全有效,另外,倘若利率继续下降那么凯恩斯一直强调的“流动性陷阱”可能将现金需求放大到极致,因为人们都预期未来会加息而一直持有货币。

  除了现金,国债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该分析师表示,虽然国债这种投资的收益率会非常低,如果经济没有见底的话通缩将会持续,这样来说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收益率水平,国债的收益率还是相当高了。

  “危机之下投资者仍然对自己的资产忧心忡忡,而黄金相对来说是非常稳定的”,高赛尔黄金分析师方静这样告诉记者,当其他大宗商品普遍从2008年开盘的基础上下跌超过50%的情况下,国际黄金和年初相比反而上涨1.5%。尽管2008年黄金也经历了25年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但是黄金和其他商品相比波动性仍然较低。方静表示,在通胀时期黄金是抵御通胀的好品种,在当前通缩时期黄金同样是相当良好的资产。

  复苏的三个“信号弹”

  对于明年的复苏,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吴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三个需要关注的指标,她说,首先是主要的货币出现竞争性的贬值,这种“竞争性”贬值主要体现为汇率的大幅波动而趋势不一定非常明显。当前的下滑表现为总需求持续萎缩,同时产能相对过剩并且库存增加,而主要货币的贬值能够提振需求并且消化过剩产能。

  其次,泡沫的产生不是投资和投机的问题,而是借钱投资投机的问题,因此债务化率(信贷市场所形成的债务总市值/实际GDP)是金融危机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只有当去杠杆化达到一定程度,泡沫被积压到合理水平的时候,经济才能变得健康。吴旻表示,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化率必须从目前的3倍回落到2.5倍左右的合理水平,在2007年债务化率最高达到3.5倍,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的债务化率也高达2.9倍。

  最后,“只有当大宗商品,特别是铜止跌企稳之后,才意味着经济也开始触底”,吴旻说,铜价相对需求来说是比较敏感的,一旦铜价企稳那么就标志着过剩产能的消化已经告一段落。

  当债务化率下降到一定水平,大宗商品的价格开始企稳,那么这也意味着长期的趋势性机会开始出现,这也就是说包括股票、商品等在内的很多市场都会迎来机会,2009年或许仍能给投资者带来一丝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